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①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②飞快,弓如霹雳③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典故】 ①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
古诗词中常用的三个典故如下:五色笔:寓意:文思大进、文才卓迈。出处:源自《南史·江淹列传》,江淹梦中得笔后文彩俊发,但后梦郭璞要回此笔,从此诗无美句。相关成语:“江淹梦笔、梦中传笔、梦笔”等。诗句引用:杜甫和李商隐的诗句中皆提及此典。漆园吏:寓意:指代庄周。出处:《史记·庄周...
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一典,源自荆轲刺秦的故事;“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常啼血”一典,则是关于蜀帝杜宇死后化作杜鹃啼血的传说;“谁共我,共明月”一典,则化用了李白的诗句。古代诗人中,使用典故创作的人很多,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但在词作中,辛弃疾用典之多,尤为突出。你...
1、“马上琵琶关塞黑”---王昭君嫁匈奴和亲典故。《王明君辞序》 2、“更长门翠撵辞金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打入长门宫典故。 3、“看燕燕,送归妾”---卫国皇后庄姜的典故。《诗经。燕燕》 4、“将军百战---故人常绝”---西汉将军李陵与苏武的典故。 5、“易水萧萧---悲歌未彻”---荆轲刺秦典...
古诗中的典故1 1、长城:代指戍边将领 如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中“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2、楼兰:代指敌人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塞下曲》中“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3、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