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语“请君入瓮”中的“请”的是周兴。2. 成语最早出自唐代张鷟的《朝野佥载》。3. 原文记载了来俊臣利用周兴的方法反过来对付他,使其认罪。4. 故事反映了大众对惩恶扬善的情感,也警示了做坏事者可能自食其果。
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周兴。成语记载 这个成语最早的出处是记录在唐代张鷟《朝野佥载》中。原文是这样记载的:”唐秋官侍郎与来俊臣对推事。俊臣别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
“请君入瓮”中"请"的是周兴。“请君入瓮”的成语故事: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读音是qǐng jūn rù wèng,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
成语“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中,被请入瓮的人是武则天时代的酷吏周兴,请周兴入瓮的这个人则是周兴的同僚来俊臣,也是当时最著名的酷吏之一。来俊臣本身也是一个酷吏,他非常了解周兴的办案风格和特点,知道用自己的方法未必可以解决武则天交给自己的任务,所以设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局,让周兴自己布个局...
“请君入瓮”请的是唐朝著名的酷吏周兴。来俊臣受命审问周兴,故意请他来饮酒聊天。来俊臣装出满脸愁容,向其请教审问犯人的绝招,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得意地说用一个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来俊臣照着刚才周兴所说的方法,对周兴审问致其认罪。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