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知己、知音的典故

1、伯牙绝弦 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思,钟子期必得。伯牙思高山,子期曰:“善哉,乎若泰山!”思流水,子期曰:“善哉,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知我者鲍子也 管夷吾字仲,与鲍叔牙交好。夷吾贫,尝欺叔牙,叔牙弗怪。后夷吾助齐桓公,成霸业,感叔牙之知...
历史上关于知己、知音的典故
1、伯牙绝弦
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思,钟子期必得。伯牙思高山,子期曰:“善哉,乎若泰山!”思流水,子期曰:“善哉,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知我者鲍子也
管夷吾字仲,与鲍叔牙交好。夷吾贫,尝欺叔牙,叔牙弗怪。后夷吾助齐桓公,成霸业,感叔牙之知。叔牙荐夷吾,自居其下,后世子孙世享福禄。人皆称叔牙能知人。
3、刎颈之交
赵国蔺相如,受命持和氏璧赴秦,完璧归赵,封上大夫。后秦王邀赵王渑池之会,相如与廉颇设计,使赵王免于辱。廉颇忌恨,相如避让。廉颇闻相如言,愧疚,负荆请罪,二人遂成至交,共辅赵国。
4、如鱼得水
刘备未得天下前,依附刘表,驻新野。徐庶荐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见刘备诚恳,遂出山。诸葛亮建议刘备据荆州,以抗曹操、孙权。刘备喜诸葛亮之策,曰:“吾得到诸葛亮的辅助,犹鱼之得水。”
5、桃园结义
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情投意合,于桃园结义,焚香礼拜,誓同生死。刘备为长,关羽次之,张飞居末。此为《三国演义》中著名之桃园三结义。2024-08-07
球球词典 阅读 50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3:14: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伯牙绝弦 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思,钟子期必得。伯牙思高山,子期曰:“善哉,乎若泰山!”思流水,子期曰:“善哉,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知我者鲍子也 管夷吾字仲,与鲍叔牙交好。夷吾贫,尝欺叔牙,叔牙弗怪。后夷吾助齐桓公,成霸业,感叔牙之知...

  •  神之在上 历史上关于知己、知音的典故

    5、桃园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

  •  唔哩头条 古人也讲知己难求,古代都有哪些关于知音的故事?

    在《三国志》与《晋书》中,我们找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将领——陆抗和羊祜的故事。尽管他们分属吴、晋两国,彼此间有着敌对的关系,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深厚的知己之情。当陆抗生病时,羊祜不仅及时送去了药物,还克服了众人对药物的怀疑。同样,陆抗也深知羊祜喜爱饮酒,特意送去了自酿的美酒,而羊祜...

  •  校易搜全知道 古代十大知音的故事

    古代十大知音的故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琴师,琴艺高超,然而总觉得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音乐。一日,他乘船来到汉阳江口,因风浪停泊在山下。夜晚,他独自弹琴,琴声吸引了岸边的樵夫钟子期。钟子期不仅能听懂俞伯牙的琴声,还能准确地说出琴声所表达的含...

  •  海南加宸 关于古代知音的故事

    在古代,"高山流水"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知己或知音,象征着深厚的友谊。这个故事源于《列子·汤问》中的记载,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名叫俞瑞的读书人,他擅长弹琴,曾跟连城先生学习。俞瑞虽聪明,但难以把握音乐的精髓。一日,老师提议带他去寻找仙师,俞瑞欣然前往东海蓬莱山。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