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知己典故有哪些

知音的故事: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我记不清是那一本书了,同样记载了这个故事,但要比这个要长一些,它的记载是:在山之滨,水之湄,士大夫俞...
历史上有名的知己典故有哪些
知音的故事:
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我记不清是那一本书了,同样记载了这个故事,但要比这个要长一些,它的记载是:在山之滨,水之湄,士大夫俞伯牙与山野樵夫钟子期相遇,琴韵丁冬声里,弥漫着巍巍高山,浩浩江水,意境开阔吞吐万物,高山巍峨,流水浩瀚,樵夫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意,歌声相和。
俞伯牙把钟子期引为人生知己,因为音乃心之声,听懂他的琴意,就是明白他的灵魂,这是知音。
后来二人不但是知音,还成了终生挚友,钟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

陆抗和羊祜。
陆抗和羊祜分别魏、吴两国的将领,羊祜在襄阳为官,陆抗镇守荆州,两个人你想统一我,我想灭掉你,但却丝毫不妨碍二者是知音。
陆抗病了,羊祜赶忙送药来,陆抗手下东吴将领齐劝陆抗不要吃。
陆抗答道:“岂有鸩人羊叔子哉,汝众人勿疑”。
遂服之。
陆抗知羊祜爱饮酒,送自己亲酿佳酿给羊祜,羊祜部将陈元劝别饮恐有诈,羊祜说:“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虑”。
竟倾壶饮之。
这就知音,日月同辉,磊落情怀。
演绎成千古佳话。
《史记·刺客列传》吧,翻开这一篇,那是满纸的豪气干云,热血纵横,洋溢着“士为知己者死”的视死如归。
专诸、预让、聂政等为报知遇,死而无怨,尤其荆珂刺秦王,更是浴血奋战生死无悔。
荆珂原为齐国人,后迁徙卫国,他刺杀秦王即不为利,亦非为民族,为国家诸等正义,他是为了受托于知己田光,报燕太子丹之知遇,他让秦王惊慌失措,负剑逃窜,尽失王者风范。
在身受巨创,面不改色,倚柱而笑,并且指着秦王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022-10-20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5 21:39: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伯牙绝弦 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思,钟子期必得。伯牙思高山,子期曰:“善哉,乎若泰山!”思流水,子期曰:“善哉,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知我者鲍子也 管夷吾字仲,与鲍叔牙交好。夷吾贫,尝欺叔牙,叔牙弗怪。后夷吾助齐桓公,成霸业,感叔牙之知...

  •  翡希信息咨询 互为知己的典故有哪些?

    互为知己的典故有很多,以下是几个著名的例子:俞伯牙与钟子期:简介: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琴,而钟子期则能听懂他的琴音中所蕴含的情感。两人因此成为知己,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羊角哀与左伯桃:简介:同为春秋时期的燕国人,两人情同手足,相约一同前往楚国求官。途中遭遇风雪,粮食不足...

  •  神之在上 历史上关于知己、知音的典故

    我曾经替鲍子做事,却使境况更困苦了,鲍子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做事常会遇上不利的时机。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子不认为我不能干,知道我没有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鲍子不认为我胆怯,知道我有老母亲要赡养。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关押、受辱却不自杀,鲍子...

  •  宜美生活妙招 中国古代历史上两对名人知己

    中国古代历史上两对著名的名人知己分别是:1. 俞伯牙与钟子期 知音之情:俞伯牙擅长弹琴,而钟子期则能深刻理解他琴声中的意境与情感。每当俞伯牙弹琴时,钟子期总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的所思所感。“高山流水”的典故:二人的友谊因音乐而结缘,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2. 管仲...

  •  文暄生活科普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历史典故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的历史典故如下:生死一知己: 背景:秦朝末年,韩信先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未受重用,后改投刘邦麾下,仍未得重用。愤然出走时,被萧何连夜追回并保举为大将。 含义:韩信因萧何的赏识和推荐而得以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最终也因萧何与吕后的计谋而被杀。所以说韩信的“生”与...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