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武王的故事 相传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暴君。他极力搜刮民间的金珠财宝和珍禽奇兽,大兴宫室园林,日夜和宫女们在其中寻欢作乐,搞得朝政腐败不堪,人民怨声载道。居住在渭河流域的周族,在西伯(西方诸侯之长)姬昌的领导下,不断向东发展。姬昌表面上臣服纣王,暗中却在积蓄力量,...
玩物丧志的典故源于《尚书·旅獒》,并有一个具体的历史故事作为例证。典故出处:玩物丧志最早见于《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意思是沉迷于玩赏人或物,会丧失自己的德行和志向。历史故事:春秋时期的卫国君主卫懿公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甚至让鹤乘坐高级豪华的...
玩物丧志是一个批评人的成语,其典故源于《尚书·旅獒》。典故内容如下: 背景: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王朝,为了巩固统治,他分封诸侯并号召各国臣服。有一天,西方旅国的一位使臣献上了一只叫獒的大狗,武王非常高兴并重赏了使者。 劝诫:太保召公奭看到此景后,担心武王沉迷于玩乐而丧失进取心,于是写...
“玩物丧志”说的对象是鹤。该典故出自《尚书·旅獒》。周武王消灭商朝后,远方邦国进贡了一只獒犬,太保召公奭担心武王因喜好此犬而荒废政事,于是写了《旅獒》呈给武王,文中提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里的“物”指的就是獒犬 。不过也有与鹤相关联的故事,春秋时卫懿公特别喜爱鹤,让鹤乘坐大...
玩物丧志的典故源于《尚书·旅獒》中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并有一个具体的历史故事作为例证:出处:该典故最早见于《尚书·旅獒》,原文是“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意思是沉迷于玩赏人或物会丧失德行和志气。历史故事:春秋时期,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卫懿公非常喜欢鹤,他整天与鹤为伴,甚至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