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赤壁之战有怎样的典故?

曹操抢先占领了江陵,亲自率领5000精锐骑兵追赶刘备。曹军一天一夜急驰150多千米,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多亏张飞、赵云浴血奋战,刘备才得以逃脱。占据江东的孙权听说刘表已死,召集部众议事。鲁肃认为荆州极为重要,是块能奠定帝王基业的宝地。鲁肃在长坂坡与刘备相遇。他建议刘备跟孙权联兵,刘备采纳了鲁肃...
魏蜀吴赤壁之战有怎样的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将北方基本平定后,便想统一中国。南方的主要对手有两个:一个是荆州牧刘表;一个是江东的孙权。
官渡大战时,刘表趁机夺取了长沙等地。官渡大战后,刘备投奔刘表,驻守在樊城,作为抵御曹操的屏障。
曹操领兵南下攻打刘表,紧要关头刘表却患病去世,刘琮继承了刘表的位子。曹军到达新野,刘琮吓得不知所措,便瞒着刘备给曹操送去了降书。刘备不肯趁机夺取荆州,便到刘表的坟前大哭一场,然后领兵向南逃去。
曹操抢先占领了江陵,亲自率领5000精锐骑兵追赶刘备。曹军一天一夜急驰150多千米,在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多亏张飞、赵云浴血奋战,刘备才得以逃脱。
占据江东的孙权听说刘表已死,召集部众议事。鲁肃认为荆州极为重要,是块能奠定帝王基业的宝地。鲁肃在长坂坡与刘备相遇。他建议刘备跟孙权联兵,刘备采纳了鲁肃的建议。
曹操攻入荆州,收得荆州七八万降兵。他决心击败孙权,于是亲自率领30多万大军,号称80万,浩浩荡荡沿江东下。鲁肃建议孙权将周瑜召回,共商抗曹大计。周瑜力主抗曹,他自愿领兵进驻夏口,抵御曹军进犯。当天夜里,孙权已调集30000人马,让周瑜等人先行,并继续调集人马,作为周瑜的后援。
刘备领兵驻扎在樊口,这一天,巡逻士兵看到孙权军的船队驶来,刘备连忙乘船去见周瑜。周瑜率军在赤壁与曹军相遇。
周瑜部将黄盖看出了曹军的弱点,于是与周瑜密谈,定下了“苦肉计”。第二天,黄盖假装不服军令,被周瑜痛打,黄盖写了封投降信,派人送到曹操那里。曹操看了来信欣喜若狂,准备接应黄盖投降。
到了约定投降那天,江面上东南风正急。黄盖早已选好了20艘大船,船上装满浇了油的木柴,外面用篷布遮好,再在上面插了些旗帜。他又准备了几只轻快小船,系在大船船尾,留待放火后使用。
这时候,东南风越吹越紧。装满柴禾的大船行至江心,黄盖下令扬帆,帆一升起,战船飞一般向前疾驶。离开曹军船队还有2000米多远时,黄盖下令点火,火起后,战船上的人跳上快船,看着张起巨帆的战船像一条条火龙一样向曹军船队冲去。
曹军的船队全用铁索连在一起,想逃逃不掉,眼睁睁地看着20条火龙冲到面前。霎时间,烈火熊熊,曹军战船一艘连一艘地烧了起来。曹军正慌乱间,周瑜领兵杀到,曹操的水军顷刻间被消灭干净。江面上火势不断蔓延,曹军设在江岸上的营寨也被烧着,整个曹营变成一片火海。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将曹军一直赶到南郡。经赤壁一战,曹军元气大伤。孙、刘联军彻底击溃了曹军,刘备乘机占领了荆州等地,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2020-01-02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3:26: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官渡大战时,刘表趁机夺取了长沙等地。官渡大战后,刘备投奔刘表,驻守在樊城,作为抵御曹操的屏障。曹操领兵南下攻打刘表,紧要关头刘表却患病去世,刘琮继承了刘表的位子。曹军到达新野,刘琮吓得不知所措,便瞒着刘备给曹操送去了降书。刘备不肯趁机夺取荆州,便到刘表的坟前大哭一场,然后领兵向南逃...

  •  坚白Aa 赤壁之战的故事 50字

    主要内容: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不熟...

  •  湖北倍领科技 赤壁之战的故事 50字

    当时的曹操刚刚统一北方,意图一统天下。赤壁之战中,联军利用火攻战术,巧妙地在大雾中布置了火船,一举烧毁了曹军的战船,导致了曹军的大溃败。此战之后,曹操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其统一天下的步伐被彻底打断。而联军则因此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在...

  •  战争观察观察 赤壁之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在《魏书》和《蜀书》里,都提到了赤壁大战曹军被破,军士因水土不服染了瘟疫,曹操退军,而对于赤壁大战“火烧战船”这件事只字未提,不仅如此在《魏书》中甚至未曾提及与东吴周瑜大战一事,只说与刘备战,不利,并且关于“焚其舟船”,

  •  栋曜迩0FP 赤壁之战小故事概括

    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