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竿叟:竿指鱼竿,叟则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持竿叟指的是水边持竿垂钓的老翁。语出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这首诗应当是綦毋潜归隐之后的作品,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春天夜晚若耶溪的美好风光。他归隐的地方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的若耶溪附近,距离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
诗句“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出自唐代诗人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綦毋潜以此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过上一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远离世俗纷扰,沉浸于自然之中。在古代,文人们常常将自己比作持竿叟,以此表达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这种形象不仅出现在诗词中,也常出现在绘画...
唐代诗人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中也提到了“持竿”一词,诗中写道:“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像垂钓者一样,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中的“持竿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渴望。在古代,钓鱼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
愿为持竿叟意思是我愿意做一个持竿而钓的隐者。愿为持竿叟的出处:愿为持竿叟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愿为持竿叟的赏析: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孤独、清冷、幽静的氛围,这种氛围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从诗歌的语言入手。诗人运用简洁明快...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作者简介(綦毋潜)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