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于哪个典故?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出处。“吾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后一句为“幽冥之中,负此良友”。实为痛心悔恨至极,而事情却无回转余地,实在让人感叹万分。句中的“吾”为东晋王家贵族中的王导,而“伯仁”为并不出名的周顗,两人曾为挚友或是说旗鼓相当的对手。随后,周顗去投奔...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于哪个典故?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一则典故“我不杀伯仁”起于权势之争,一朝误会,后悔终生。这句古言几乎家喻户晓,却未有很多人了解它的背景和内涵,也不懂说出这句话的人有多么的后悔。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出处。“吾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后一句为“幽冥之中,负此良友”。实为痛心悔恨至极,而事情却无回转余地,实在让人感叹万分。句中的“吾”为东晋王家贵族中的王导,而“伯仁”为并不出名的周顗,两人曾为挚友或是说旗鼓相当的对手。

随后,周顗去投奔了豫章的王敦,被收留。不久,元帝召他回建康,重新启用他,再次任命他为军谘祭酒。周顗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遭到了弹劾。加上门生伤人牵连到了他,被免去了官职。318年,朝廷再次启用他,让他担任太子少傅,兼任吏部尚书。周顗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便上书推辞。可朝廷觉得他能担此大任,让他不要谦虚和推辞了,他才答应。

魏晋人好酒,有的是真的爱喝,比如“酒圣”刘伶,是除非醉死,只要醉不死,就要往死里喝;有的却是被当时的政治形势所逼,比如阮籍,他比周伯仁更厉害,有一次喝醉,居然整整醉了六十天。而周伯仁醉酒的原因大概两者兼而有之吧,毕竟东晋王朝刚刚建立,像他这样正直的人是很容易夹在政治权势斗争中左右为难的。

周伯仁这种追求魏晋名士风骨的人物,是不屑于在王导和王敦跟前表现出任何的奴才相,也不会在王导跟前表现出那种救你一命,你得感恩戴德的嘴脸。周伯仁要的只是风骨。王导默认了王敦处死周伯仁的决定,同时这个决定也成全了周伯仁最大的风骨。这就是伯仁,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至于王导吗?比起王谢并称的谢安来,那真是天上地下。
2022-05-12
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述的是东晋时期王导以为伯仁(周顗的字),没有帮自己家人摆脱杀身之祸,所以在后来能够帮助伯仁时,却因为记恨伯仁,所以在他人说出不能为自己所用,就要将博人杀死时,没有出言帮伯仁。导致了伯仁的死。后来,王导认为自己虽然没有杀伯仁,但伯仁却因为他的不作为死亡,便说出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话。2022-05-12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2022-05-12
这句话出自于《晋书·列传三十九》,说的是王导,因为在朝堂上和伯仁有了误会,心里一直怨恨伯仁,最后,导致伯仁被杀。2022-05-12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8:24: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2.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并不想杀伯仁,但是伯仁却因为我而死了。3. 换句话说,虽然我没有直接动手杀伯仁,但是我的行为或者态度间接导致了伯仁的死亡。4. 这个谚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情况,即一个人的死亡虽然不是由另一个人直接造成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某种间接的联系或责任。

  •  夏天依旧辉煌 伯仁非我所杀,却因我而死

    伯仁非我所杀,却因我而死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不是直接杀害伯仁的凶手,但是因为我的原因,伯仁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典故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故事主人公是王导和周顗。这个典故的起因是王导之兄王敦作乱,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不服朝廷管束,对朝廷阴奉阳违,甚至抵触,在不被晋元帝...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话出自哪,是什么意思的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王导没有亲手杀死周顗(伯仁),但是周顗却因为王导的沉默而遭受了不幸的命运。王导在王敦起兵时,为了避免牵连,曾经请求周顗帮助,但周顗并未响应。后来,王导在整理文件时发现周顗曾上表皇帝,力保王导及家族,只是王导...

  •  文暄生活科普 “ 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 “ 是什么意思?

    “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的意思是:我没有主动杀害伯仁,但伯仁却因为我而遭遇到不幸。详细解释如下:这句话通常用于表达一种遗憾、愧疚的情感。其中的“伯仁”是一个人的名字,可以理解为某个具体的人或者是一类人的代表。“我不杀伯仁”表明主体并没有直接采...

  •  颓废畅哥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出处

    “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句话是东晋晋元帝时期的王导的名言。王导时任司空,行政级别相当于今天的3级公务员,即大至相当于副总理级别。而“伯仁”是另一个人,姓周名yi(左岂右页),字伯仁。周伯仁时任尚书,行政级别相当于今天的3—4级公务员,大至相当于国务委员或某部部长。话说王氏...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