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的词语

历史典故的词语如下:破釜沉舟、决一死战、如鱼得水、纸上谈兵、初出茅庐、多多益善、背水一战、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四面楚歌、入木三分、东窗事发、毛遂自荐、草木皆兵、三顾茅庐、围魏救赵、精忠报国、负荆请罪、指鹿为马、完璧归赵、望梅止渴、叶公好龙、单刀赴会、图穷匕见、完璧归赵等。...
历史典故的词语
历史典故的词语如下:

破釜沉舟、决一死战、如鱼得水、纸上谈兵、初出茅庐、多多益善、背水一战、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四面楚歌、入木三分、东窗事发、毛遂自荐、草木皆兵、三顾茅庐、围魏救赵、精忠报国、负荆请罪、指鹿为马、完璧归赵、望梅止渴、叶公好龙、单刀赴会、图穷匕见、完璧归赵等。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带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及其典故:
1、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2、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4、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2023-01-0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7:07: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历史典故的四字词语有负荆请罪、望梅止渴、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四面楚歌、一言九鼎。1、负荆请罪 【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生活晴方好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一字千金、望梅止渴、三顾茅庐、背水一战、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唇亡齿寒、指鹿为马、卧薪尝胆、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入木三分、闻鸡起舞、杯弓蛇影、悬梁刺股、愚公移山、凿壁偷光、守株待兔、高山流水、精忠报国、乐不思蜀、叶公好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才高八斗、负...

  •  湖北倍领科技 邯郸学步等含历史典故的词语及意思,不少于10个。

    背水一战,出自于韩信的故事,讲述的是韩信在与赵军作战时,背水设阵,迫使士兵拼死作战,最终取得胜利。这个成语寓意着在绝境中激发潜力,最终扭转乾坤。完壁归赵,指的是蔺相如成功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故事。蔺相如机智勇敢,面对秦王的威胁,他巧妙地利用智慧和策略,最终使得和氏璧安全返回赵国,彰显了...

  •  梦之缘文化 出自历史典故的词语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

  •  八面山与东白湖 历史典故的四字词语

    历史典故的四字词语:三顾茅庐、斑衣戏采、完璧归赵、 围魏救赵、 退避三舍、 毛遂自荐、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讳疾忌医、卧薪尝胆、杀妻求将、惊弓之鸟、高山流水、一字千金、指鹿为马、焚书坑儒、穷图匕见、悬梁刺股、鞠躬尽瘁、三顾茅庐、煮 豆燃萁、刮目相看、初出...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