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哪几个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历史典故

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曾向太公望和召公奭解释为何代行国政。他告诫儿子伯禽,即便地位高,也要洗头握发,吃食吐出,起立接见贤士。周公说,这样做还怕失掉天下贤人。这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齐桓公渴望见小臣稷,连去三次未果,跟随者建议放弃,但他仍耐心等待,直至第五次终于见到小臣稷。他解释,贤...
了哪几个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历史典故
彭越归汉时,通过郦食其劝说,他最终选择降汉。然而,初次拜见刘邦时,刘邦却正在洗脚,这让彭越感到十分寒心。回到家中,他不禁落泪,感叹汉王不尊重他。萧何在一旁解释道,刘邦对待他很好,如果他真的不尊重自己,怎么会花费时间打扮自己,显得急切相见?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曾三次前往卧龙岗。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诸葛亮外出闲游;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耐心等待,直至诸葛亮醒来,终于得以交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答应帮助刘备。这便是三顾茅庐的故事。

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曾向太公望和召公奭解释为何代行国政。他告诫儿子伯禽,即便地位高,也要洗头握发,吃食吐出,起立接见贤士。周公说,这样做还怕失掉天下贤人。这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

齐桓公渴望见小臣稷,连去三次未果,跟随者建议放弃,但他仍耐心等待,直至第五次终于见到小臣稷。他解释,贤士轻视君主,君主怎能傲视贤士。最终,小臣稷被他的诚意打动。

曹操光脚迎接许攸,展现对贤才的敬重。这使得许攸更加坚定支持曹操,最终帮助他统一天下。

齐桓公不记管仲追杀之仇,拜其为相,助其成就霸业。这显示了他宽广的胸怀和对人才的重视。

李世民用人不拘一格,善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避免他们的短处,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2024-12-1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22: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曹操光脚迎接许攸,展现对贤才的敬重。这使得许攸更加坚定支持曹操,最终帮助他统一天下。齐桓公不记管仲追杀之仇,拜其为相,助其成就霸业。这显示了他宽广的胸怀和对人才的重视。李世民用人不拘一格,善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避免他们的短处,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  新生活互联 读完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后,在这段话中列于了哪几个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历史典故?

    1. 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刘备展现了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特质。2. 刘备不顾严寒和大雪,三次亲自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体现了他对人才的珍视和渴望得到诸葛亮的辅助。3. 在刘备的坚持和诚意面前,诸葛亮最终被感动,答应辅佐刘备,这反映了刘备尊重人才并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  狗狗的日子 读完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后,在这段话中列于了哪几个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历史典故?

    后来,有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他才华过人、智谋深远,如果谁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刘备听了很高兴,于是派人打听诸葛亮的消息。那时,诸葛亮住在隆中的一间茅草屋里,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为了能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刘备带着丰厚的礼物,在关羽和张飞的陪同下,一起去请诸葛亮。他们到了...

  • 我是骨感美 于了哪几个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历史典

    4、礼贤下士 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渴望见他一面,与他交谈一番。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小臣稷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就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是个布衣百姓,一天中您来了三次,既然未见他,也就算了吧。”齐桓公却颇有耐心他说:“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能轻视君...

  •  香肠小猪 这段对话中列举了哪几个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历史典故?

    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刘备对诸葛亮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周文王谒姜子牙 3个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