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句歇后语: 张飞放严颜 --- 粗中有细。典故来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张飞一直是猛将、粗鲁、直率豪迈的人设,从小到大,经常因此误事。但是在带领偏师进军四川的战斗过程中,他却能够使用巧计,活捉蜀军大将严颜,并且因为敬佩严颜英勇不屈的勇气,最终释放...
张飞义释严颜的故事,被罗贯中写进了《三国演义》第63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
因此,民间就有了“张飞穿针——粗中有细”的歇后语。张飞粗中有细的特点,我们还从史册记载的许多事例中可见一斑。张飞在任古城阆中县令时,碰到有两个妇人为抢一个孩子来击鼓告状。张飞升堂后细察,一位妇人长得纤弱文静,泪流满面,从内心中表现出十分痛苦的样子;一位妇人彪悍骄横,面目凶狠。二人在堂上吵闹不休。
张飞义释严颜的故事被罗贯中记载在《三国演义》第63回中,传颂千古。
首先,张飞的目的就是要诱严颜出城.因此,他故意让士兵上山打柴,故意让严颜的士兵混入营中来,所以故意地提供给他们假的情报.张飞是个粗人,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实.严颜打探得张飞所谓的“军情”,那里会想得到张飞这个粗人会使诈呢?便信以为真了.严颜做出了出城偷袭的决定.这正中张飞的下怀.当严颜看到了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