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歇后语及故事

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
三国演义歇后语及故事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讲的是火烧赤壁的时候,周瑜使用苦肉计,打黄盖,假装让黄盖投降曹操。黄盖从而献计给曹操做连环船,促成后来火烧赤壁的成功。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10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3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出10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表明:周瑜并不相信诸葛亮在三天内会造出10万枝箭。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寓言成语故事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隔著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2017-04-28
球球词典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8:31: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附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及其对应的故事情节如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故事情节:徐庶原本化名单福,是刘备的得力参谋。在徐庶的帮助下,刘备成功击败了曹军。然而,曹操的手下人用徐庶的母亲作为要挟,迫使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在离开刘备时,不仅推荐了诸葛亮,还明确表示自己决不会为曹操出谋划策。因此...

  •  翡希信息咨询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附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及其对应故事情节如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故事情节:徐庶原本是刘备的谋士,帮助刘备击败了曹军。然而,曹操为了得到他,以徐庶的母亲为要挟,迫使徐庶投降。徐庶在离开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并誓言不会为曹操出谋划策。因此,在曹营中,徐庶始终保持沉默,没有为曹操提供任...

  •  翡希信息咨询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附故事情节

    以下是《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及其对应的故事情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故事情节:徐庶原本是刘备的谋士,与刘备关系融洽,并在其帮助下击败了曹军。然而,曹操为了得到徐庶,派人将其母亲劫持。徐庶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曹营,但在离开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誓言决不为曹操出一计谋。因此,在曹营...

  •  快乐生活 三国演义歇后语以及故事情节、、急~~

    由此,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演变成了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来形容双方都愿意接受的事情。

  •  深空游戏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附故事情节

    1、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老徐本来化名单福,是刘备的参谋,而且君臣相得甚欢,刘在徐的帮助下,打败了曹军,曹操手下人出主意,以老母相挟,把徐庶硬叫到了曹这边。徐临走时,一是推荐了孔明,二是表态决不为曹设一谋,后果如此,所以叫一言不发。2、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不得已而为之:老...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