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的著名典故

1. 飞熊入梦: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急需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来辅佐,他苦苦寻找。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熊飞进自己的怀中。第二天他叫人占卜和预示,即可找到这个人。于是带领人马到渭水边找到直钩钓鱼的姜尚,他号飞熊,从此文王如虎添翼。2. 黄粱美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记载:...
关于梦的著名典故
1. 飞熊入梦: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急需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来辅佐,他苦苦寻找。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熊飞进自己的怀中。第二天他叫人占卜和预示,即可找到这个人。于是带领人马到渭水边找到直钩钓鱼的姜尚,他号飞熊,从此文王如虎添翼。
2. 黄粱美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记载:有个卢生在邯郸店里向一道士诉说自己的贫困。道士得知他的情况后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躺下,不一会儿就睡过去了,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最后,卢生一梦醒来,发现小米饭还没煮熟。
3. 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比喻梦幻的事;出自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4. 庄生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 梦笔生花:“梦笔生花”这个典故出自于《南史·纪少瑜传》。相传纪少瑜幼年时,才华并不出众,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诚心感动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书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梦见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用这支笔能够写出最漂亮的文章。纪少瑜梦醒之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大有长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纪少瑜是南朝有名的文士,他自幼专攻《六经》,善于谈吐,对答如流,深受当时读书人的钦佩,后来官至东京大学士。
6. 游园惊梦: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内容梗概:《牡丹亭》所搬演的是贵族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喜剧。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杜丽娘,在丫环春香的诱导下,青春与个性开始觉醒,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开始不满,在梦中与一少年在牡丹亭畔相会,醒后相思成疾,郁郁而死。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临安应试途经南安郡,拾得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赞慕不已,丽娘的幽魂显现了,认出了柳乃旧日梦中所会的那位书生,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并让其掘坟而获得再生。丽娘复活以后,两人同往淮安求丽娘父母许婚。杜宝见而大怒,诬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梦梅此时已被钦定为状元,也上书自辩,丽娘并登朝申诉,得皇帝恩准、夫妻团圆。2024-07-1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07: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飞熊入梦: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急需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来辅佐,他苦苦寻找。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熊飞进自己的怀中。第二天他叫人占卜和预示,即可找到这个人。于是带领人马到渭水边找到直钩钓鱼的姜尚,他号飞熊,从此文王如虎添翼。2. 黄粱美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记载:...

  • 一、华胥梦,典出《列子·黄帝》:黄帝即位十五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

  • 1、庄周梦蝶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讲述了一个著名的梦蝶故事,提出了真实与虚幻、生死物化的哲学难题。他描述了自己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舞于花间,醒来后却不知是自己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自己。这个简短的故事,蕴含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髓,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主题,尤其是李商隐的《...

  •  唔哩头条 古代关于梦的典故

    一、华胥梦 《列子·黄帝》中记载,黄帝梦中游览华胥国,这是一个没有领导者、民众无欲无求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们不知生死,无喜无悲,自然也就没有利害关系。华胥国象征着梦境与仙境,后世常用“华胥梦”来形容美好的梦境。二、黄梁一梦 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描述了卢生在一个梦中经历了人...

  • 庄子说的梦的典故是“庄周梦蝶”。以下是关于“庄周梦蝶”典故的详细解释:故事梗概:庄周在梦中化为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得,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当他从梦中醒来后,发现自己仍然是庄周,这时他产生了疑惑,不知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哲学思考:“庄周梦蝶”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