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服蜜剑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口服蜜剑并非一个典故名称,正确的典故名称应为“口蜜腹剑”,它出自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具体解释如下:出处:司马光《资治通鉴》。释义:该典故比喻人口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藏着害人的打算,形容人嘴甜心毒、阴险狡诈。历史典故:在唐玄宗时期,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李林甫品德低下,忌才害能。他...
关于口服蜜剑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口服蜜剑并非一个典故名称,正确的典故名称应为“口蜜腹剑”,它出自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
具体解释如下:
出处:司马光《资治通鉴》。释义:该典故比喻人口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藏着害人的打算,形容人嘴甜心毒、阴险狡诈。历史典故:在唐玄宗时期,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李林甫品德低下,忌才害能。他表面上和善可亲,但实际上性格阴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有一次,他假装诚恳地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可以开采来增加国家财富。李适之信以为真并建议玄宗开采,而李林甫却在玄宗面前说这是不怀好意之举,导致玄宗逐渐疏远了李适之。后来,大家发现了李林甫的这种伪善,于是在背地里说他“口蜜腹剑”。2025-01-26
球球词典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7-27 21:53: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口腹蜜剑的历史典故是关于唐朝时期的李林甫。典故内容: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兵部尚书兼中书令,他表面上和善可亲,但实际上性格阴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有一次,他假意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劝其向玄宗建议开采以增加国家财富。然而当玄宗询问李林甫此事时,李林甫却称华山是帝王“风水”之地...

  •  宜美生活妙招 口腹蜜剑的典故

    口腹蜜剑的典故如下:一、成语含义 口腹蜜剑,意指口头上说话甜美动听,如同蜜糖一般,但内心却暗藏着害人的阴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表面和善、内心险恶的伪君子形象。二、历史背景 该成语源于唐朝时期,具体与唐玄宗时期的兵部尚书李林甫有关。李林甫虽然才艺尚可,字画皆精,但在为官之道上却偏...

  •  宜美生活妙招 口蜜腹剑由什么典故而来 口蜜腹剑从哪里来的典故

    “口蜜腹剑”这一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中对李林甫的描述。具体来说:来源:该成语直接出自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中关于唐玄宗天宝元年的历史记载。典故内容:李林甫在与人交往时,表面上总是显得和蔼可亲,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仿佛口中有蜜。但实际上...

  •  宜美生活妙招 口蜜腹剑由什么典故而来 口蜜腹剑从哪里来的典故

    “口蜜腹剑”这一成语出自宋代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说明:典故来源:该成语源于对唐朝宰相李林甫的描述。李林甫在与人交往时,表面上总是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阴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成语含义:“口...

  •  三个轮子123 口蜜腹剑说的是谁

    口蜜腹剑说的是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的李林甫。《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释义: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