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服蜜剑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口服蜜剑并非一个典故名称,正确的典故名称应为“口蜜腹剑”,它出自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具体解释如下:出处:司马光《资治通鉴》。释义:该典故比喻人口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藏着害人的打算,形容人嘴甜心毒、阴险狡诈。历史典故:在唐玄宗时期,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李林甫品德低下,忌才害能。他...
关于口服蜜剑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口服蜜剑并非一个典故名称,正确的典故名称应为“口蜜腹剑”,它出自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
具体解释如下:
出处:司马光《资治通鉴》。释义:该典故比喻人口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藏着害人的打算,形容人嘴甜心毒、阴险狡诈。历史典故:在唐玄宗时期,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李林甫品德低下,忌才害能。他表面上和善可亲,但实际上性格阴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有一次,他假装诚恳地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可以开采来增加国家财富。李适之信以为真并建议玄宗开采,而李林甫却在玄宗面前说这是不怀好意之举,导致玄宗逐渐疏远了李适之。后来,大家发现了李林甫的这种伪善,于是在背地里说他“口蜜腹剑”。2025-01-26
球球词典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24 13:42: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口腹蜜剑的历史典故是关于唐朝时期的李林甫。典故内容: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兵部尚书兼中书令,他表面上和善可亲,但实际上性格阴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有一次,他假意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劝其向玄宗建议开采以增加国家财富。然而当玄宗询问李林甫此事时,李林甫却称华山是帝王“风水”之地...

  • 口蜜腹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如下:典故:口蜜腹剑,汉语成语,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十分阴险。故事:- 人物背景:李林甫,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此人虽才艺不错,能书善画,但品德极差。他尤其嫉妒有文学才能的人,常常...

  •  红孩儿1718 口腹蜜剑的故事50字

    口蜜腹剑,指口中说话极亲切,心计多端图谋害人.二 口腹蜜剑的典故 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兵部尚书李林甫,有才有艺,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在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但是他却不是非常的正直清廉,经常阿谀奉承唐玄宗。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

  •  校易搜全知道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口蜜腹剑的主人公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唐朝宗室宰相李林甫。这个词语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现在常用来形容口头上说话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计划着害人的阴谋。李林甫的简介李林甫,字哥奴,陇西郡成纪县人。由于他对音律非常的有研究,因此受到其舅父的喜爱。

  •  哲哥聊历史2333 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口蜜腹剑成语造句和典故

    【出处】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意思】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语法】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回目录] 明·王世桢《鸣凤记·南北分别》第...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