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解 释 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出 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王世桢《鸣凤记·南北...
成语“口蜜腹剑”的意思是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背后的典故:- 李林甫的故事:唐玄宗时期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虽然才艺不错,但做官时不正诚办事,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用不正当手段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因此很得玄宗宠信。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触时,总...
2、“口蜜腹剑”指的是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3、【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口服蜜剑并非一个典故名称,正确的典故名称应为“口蜜腹剑”,它出自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具体解释如下:出处:司马光《资治通鉴》。释义:该典故比喻人口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藏着害人的打算,形容人嘴甜心毒、阴险狡诈。历史典故:在唐玄宗时期,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李林甫品德低下,忌才害能。他...
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表面上甜言蜜语,内心却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它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原文描述了唐玄宗时期的官员李林甫,他表面与人为善,实则暗中加害。这个成语因此被用来形容那些心口不一,表面上友好,实际上却心怀叵测的人。在成语的用法上,它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