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画壁指的是什么典故?

1、旗亭画壁:意思是酒楼里诗人与歌妓,诗与酒,歌唱与奏乐,谈笑与致礼,和谐地构成了一幅唐代市井社会风俗图。后用来形容文人之间互争名次,也用来表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2、这则故事出自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3、典故:传说在开元年间,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闲居长安。一天,下着小...
旗亭画壁指的是什么典故?
1、旗亭画壁:意思是酒楼里诗人与歌妓,诗与酒,歌唱与奏乐,谈笑与致礼,和谐地构成了一幅唐代市井社会风俗图。后用来形容文人之间互争名次,也用来表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

2、这则故事出自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

3、典故:

传说在开元年间,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闲居长安。一天,下着小雪,三人一起到酒楼渴酒。酒店里非常热闹,因为正赶上梨园伶官数十人举行宴会。宴会进行到高潮,有四个美丽的姑娘便开始唱歌。

那时,人们喜欢为一些诗词配上乐曲来演唱,写得好的诗歌自然最受青睐。王昌龄他们三个边喝酒边在旁边观看。高适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说:“我们在诗坛上都很有名,但是从来也没有分过高下。这回根据她们四个姑娘唱的歌词,看谁的诗多就算谁是成就最高的。”

第一个姑娘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忙说:“是我的一首。”并在墙上划了一横记着。第二个姑娘接着唱:“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忙在墙上划道说:“这是我的绝句。”

第三个姑娘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得意地在墙上又划一道:“我两首了”。

王之涣看这情况急了,说:“这些唱歌的姑娘可不怎么样,唱的诗可见也没什么高明。”于是他指着姑娘们中一个最美的说:“听她唱,如果不是我的诗,我就一辈子不再和你们比诗了。”

过了一会儿,这个姑娘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人一听,鼓掌大笑。原来这正是王之涣的一首七绝。伶官最初不知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他们就是这些诗的作者,于是纷纷给他们行礼,并且请他们参加宴会,三个人尽欢而散。2023-01-10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37: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旗亭画壁:意思是酒楼里诗人与歌妓,诗与酒,歌唱与奏乐,谈笑与致礼,和谐地构成了一幅唐代市井社会风俗图。后用来形容文人之间互争名次,也用来表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2、这则故事出自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3、典故:传说在开元年间,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闲居长安。一天,下着小...

  • 后来,“旗亭画壁”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文人之间互争名次;也用来表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东方耐 旗亭画壁的故事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高适生于706年,卒于765年。字达夫,唐代渤海饶安今盐山县夜珠高村人。高适熟悉军事生活,所作边塞诗,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是其代表作。他和岑参齐名,...

  •  万俟凡丝ce074 为什么王之涣的诗能在旗亭赌唱中得胜?

    “旗亭画壁”故事(该故事又叫“旗亭赌唱”)。事见唐薛用弱的《集异记》,略述如下: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

  •  大连尚学教育 “旗亭画壁”介绍。

    【旗亭画壁】这个典故,说的是关于著名诗人王昌龄、王之涣、高适3人的在旗亭(一个酒家),通过听歌女唱歌中谁的诗词作品更多,而比较相互间谁的作品更好,这样一个故事 作为成语,表示作品阳春白雪,给人印象深刻

  •  得书文化 王之涣旗亭画壁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 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 王之涣旗亭画壁就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 一天,冬云低压,雪花纷飞。王昌龄、高适、王之焕三位诗人来到旗亭,饮酒赏雪。兴趣正浓时,忽然,来了一群梨园伶官,登亭会宴。三位诗人马上移坐于旁,围炉静观。只听乐...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