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我杯羹的成语典故 【释义】分给我一杯肉羹。引申为分享利益。【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汉之争时,项羽本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想法设下鸿门宴,地点在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县东),但未能如愿。过了一段时间,项羽占据了秦都咸阳杀掉了秦降王子婴。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
分我杯羹成语故事
分我杯羹的成语典故
【释义】分给我一杯肉羹。引申为分享利益。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之争时,项羽本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想法设下鸿门宴,地点在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县东),但未能如愿。过了一段时间,项羽占据了秦都咸阳杀掉了秦降王子婴。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汉二年春,刘邦在平定了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之后,率大军讨伐项羽,被项羽打败,父亲和妻子吕后也被楚军活捉。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城中,危急万分,不得不率一小队人马逃逸。此后,刘邦率领从韩信手中接过的军队,继续同项羽对峙。项羽因后方被彭越的军队干扰,绝了军粮,无法迅速击溃刘邦,心里很急。他就在军中放置了一个高高的切菜板,将刘邦的父亲按在上面,对刘邦说:“你今日要是再不退兵的话,我就把你的父亲煮着吃了!”
刘邦却回答说:“我与你项羽曾经一起拥戴过楚怀王,并且相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也等于是你的父亲。你如今果真要煮着吃了我父亲的话,那你就分我一杯羹吧!”
项羽听了刘邦的话,恼火极了,真的想立刻把刘邦的父亲杀掉。但他的叔父项伯劝他说:“争天下的人着眼于大事,是决不会顾个人小家的。你现在把刘邦的父亲杀掉了,不会有什么好处,只能增加他的仇恨。”
项羽思忖:如果我真的杀掉了刘邦的父亲,一方面,对汉军来说,刘邦是大义灭亲,为大业而不顾亲情,因而会更加效忠,另一方面,显得我不够光明正大,严重的话可动摇军心,万万不可。最后,项羽终于没有杀掉刘邦的父亲。2016-11-13
【拼音】fēn wǒ bēi gēng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典故】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用法】作谓语、状语;比喻从他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2016-11-13
惩羹吹齑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
莼羹鲈脍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分我杯羹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见墙见羹比喻念念不忘先贤。
千里莼羹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蜩螗沸羹蜩:蝉;螗: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沸:开水翻腾。象蝉的叫,象沸汤的翻滚。形容社会动乱。
指雁为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杯羹之让指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残羹冷饭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尘羹涂饭涂:泥。尘做的羹,泥做的饭。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羹藜含糗藜:野菜。泛指饮食粗劣。
羹藜唅糗藜,野菜;唅,食也。泛指饮食粗劣。亦作“羹藜含糗”。
见羹见墙后用以指对圣贤的思慕。
捩手覆羹指手一动就把羹倒翻。比喻动辄闯祸。
麦饭豆羹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