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典故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典故详细内容如下:1、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话是出自《左传·庄公十三年》。它描述的是历史上一些国家或政治势力在兴起时充满活力和势头,但随后又迅速衰落、灭亡的情况。这个典故的背景是春秋时期,当时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斗,权力更迭频繁。2、一些诸侯国在初期...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典故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典故详细内容如下:
1、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话是出自《左传·庄公十三年》。它描述的是历史上一些国家或政治势力在兴起时充满活力和势头,但随后又迅速衰落、灭亡的情况。这个典故的背景是春秋时期,当时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斗,权力更迭频繁。
2、一些诸侯国在初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中取得了优势,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这些国家或政治势力的兴起往往伴随着经济繁荣、军事扩张和政治地位的提升。人们往往对它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认为它们将会一统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3、这些一度兴起的国家或政治势力并未能持续太久。它们在达到巅峰之后,迅速走向了衰落。这些衰落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统治者的腐败、政策失误、外部势力的干涉、社会矛盾的激化。在短时间内这些国家或政治势力就可能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优势,逐渐走向了衰败。
历史典故的现实意义
1、警示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因为一时的优势而放松警惕,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希望。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历史的变迁是复杂而多变的,只有通过不断努力、积极应对,才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和繁荣。
2、提醒人们要重视历史经验,认真总结历史教训。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深入剖析历史事件,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3、强调了统治者或领导者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统治者或领导者的决策和行为密切相关。领导者必须具备远见卓识、高尚品质和领导能力,才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强盛。如果领导者腐败、贪婪或者决策失误,就可能导致国家的衰败和灭亡。
2023-11-02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是《左传——庄公十一年》中的句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出自“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悖”通“勃”,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2024-11-1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1:49: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话是出自《左传·庄公十三年》。它描述的是历史上一些国家或政治势力在兴起时充满活力和势头,但随后又迅速衰落、灭亡的情况。这个典故的背景是春秋时期,当时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斗,权力更迭频繁。2、一些诸侯国在初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中取得了优势,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  文暄生活科普 有什么事例能印证黄炎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事例

    在中国历史上,唐玄宗的统治时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道理。唐玄宗在前期的统治时期,即所谓的开元盛世,国家繁荣,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被誉为“开元盛世”。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后期的统治逐渐走向衰...

  •  文暄生活科普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出自《左传——庄公十一年》。这句话描述的是历史上君主兴盛与灭亡的迅速变化。兴盛时,如禹与汤怪罪自己,势头迅猛,势不可挡。灭亡时,如桀与纣怪罪他人,却也来得飞快,突如其来。这句话反映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无论君主如何显赫一时,最终都逃不过兴亡的自然规律。

  •  得书文化 符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事例

    出自《左传·庄公十一年》.鲁庄公十一年秋天,宋国遭遇了大水灾,鲁庄公遣使去慰问,宋闵公对来使说:“都是我不好,对上天不诚敬,上天才降下了灾难.让贵国国君担忧了,真是感激不尽.”鲁国大夫臧文仲听到了宋闵公的这些话,非常感慨,说道: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通“勃”,兴盛貌)焉...

  • lwq411323 符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事例

    出自《左传·庄公十一年》。鲁庄公十一年秋天,宋国遭遇了大水灾,鲁庄公遣使去慰问,宋闵公对来使说:“都是我不好,对上天不诚敬,上天才降下了灾难。让贵国国君担忧了,真是感激不尽。”鲁国大夫臧文仲听到了宋闵公的这些话,非常感慨,说道: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通“勃”,...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