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一个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公元前354年,魏国将军庞涓包围了赵国的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前往救援。孙膑主张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迫使庞涓从邯郸撤退。孙膑预见到庞涓会设伏兵于桂陵(今河南长垣),...
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故事有:巨鹿之战,彭城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虎牢关之战,鄱阳湖之战,长勺之战。1、巨鹿之战:巨鹿之战发生于秦朝末年,在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山东六国的王室后人也趁机复国。不过,此时的秦朝仍具有一战之力。特别是秦朝名将章邯、王离统帅的40万大军...
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23年),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 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在这次决战中,刘秀等人领导的农民 起义军,以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法,一举全歼王莽军的主力,撞响了新莽 王朝彻底覆灭的丧钟.它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西汉末年,政治腐朽,经济凋...
历史上四大以少胜多的战役分别是牧野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末期,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决胜战。周朝军队4.2万人,商朝军队约17万人。战役中商朝军队“临阵倒戈”,转身攻击商纣王,导致商朝土崩瓦解,周武王获胜。巨鹿之战:秦朝末期,项羽率领约2万楚国军队,与秦...
1. 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对曹操的大军,诞生了成语和典故:草船借箭,表达了智谋和机智;既生瑜何生亮,形容才能相当,互相辉映;苦肉计,揭示了隐藏的策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意味着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待最后一个关键因素。2. 淝水之战,东晋对阵前秦,产生了成语: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