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的典故

此故事见于北宋王辟之编撰的《渑水燕谈录》。据说,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
开卷有益的典故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此故事见于北宋王辟之编撰的《渑水燕谈录》。据说,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 由国家组织学者编纂了《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四部大型的类书。宋太宗尤其喜爱《太平御览》,此书有五十五个门类,共一千卷,字数多达四百七十八万。他每天要读三卷,如果因为事忙,当日未完成阅读计划,次日一定要挤时间补上。有臣僚劝他说:“陛下既要处理国事,又要读这部大书,实在太辛苦了。”宋太宗回答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苦。”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成为广为流行的成语。开卷,即打开书本,指读书,意为读书就有好处,所以人们应该多读书。2012-01-18
宋太宗赵光义,很爱读文史一类书籍。他把文学家李昉等人召来,要他们编一部大型辞书。
  李昉等人花了七年工夫,摘录了1600种古籍。太平年间,终于编成了共1000卷的《太平总类》。太宗见了这部巨著,非常高兴。他规定自己,每天必须阅读三卷。有时候,由于朝政忙,他没有能按计划阅读。以后一有空,他就补读。侍臣们见宋太宗读这厚厚的书太劳神,劝他休息。宋太宗对他们说:开卷有益,我不觉得疲劳啊!
  这部书因为是皇帝看过的,后来就改名为《太平御览》。
  开卷有益,意思是读书就有好处。后人常用来勉励人们勤奋读书。2012-01-2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01: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关于开卷有益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开卷有益”的出处是陶潜《与子俨等疏》,它来自于宋太宗赵光义坚持阅读的历史典故。出处:“开卷有益”这一成语源自晋代陶潜的《与子俨等疏》,原文意指打开书本阅读,总有益处,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历史典故:宋太宗赵光义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命人编写了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  结晶科技 开卷有益的例子有哪些

    《太平总类》一书,因宋太宗读过,故赐名为《太平御览》;而太宗说过的“开卷有益”便作为成语典故流传了下来,比喻只要读书,就能得到好处。于是联想到现在的各级各路各色人等,又总怀着“远不及矣”之类别样的心思,包括本人在内。前阵子,据说国内某地随机抽查出几千份假学历、假文凭、假证件,...

  •  Lonely478is 开卷有益的名人故事

    2、大义灭亲之写书颜真卿之就义开卷有益。3、书本备而不阅,犹如木片毫无益处。开卷有益。4、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5、王老师经常教我们多读些课外书,开卷有益,定会有收获。6、开卷有益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历来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 anonymous 关于开卷有益的资料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效仿,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

  •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此故事见于北宋王辟之编撰的《渑水燕谈录》。据说,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