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来自百科,有更详尽解释)历史典故 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
1. 半斤八两的典故源自我国秦朝时期,那时各国的度量衡单位不统一,给商贾和百姓的交易带来不便。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令统一度量衡,并委托李斯起草相关文件。3. 在度量标准基本确定后,关于“衡”的问题仍无法决定。秦始皇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4. 李斯对这四个字百思...
1.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迅速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等标准。2. 但在重量标准上,他犹豫不决,于是向秦始皇寻求指示。3. 秦始皇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字,但并未明确具体的的重量标准。4. 丞相李斯便将“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依据,制定出一斤等于十六两。5. 因此,半斤等同于八两。6. 这...
“半斤八两”一词源于古中国的衡器体系,特别是在16进制衡器广泛使用的历史时期。在古代,一斤被划分为16两,因此“半斤”即为8两,这便是“半斤八两”一词的由来,它形象地描述了两者的重量相同或差距微乎其微。那么,为何古人会选择16进制作为衡器的标准呢?这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渊源。在中国...
成语来源:“半斤八两”一语源于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由于古称一斤有16两,所以“半斤”即8两,与“八两”在重量上完全相等,因此用来形容两者相等或相当,没有区别。16进制的历史文化:中国古代的称重系统采用16进制,每一两代表一颗星,16两即16星,分别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