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来源:“半斤八两”一语源于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由于古称一斤有16两,所以“半斤”即8两,与“八两”在重量上完全相等,因此用来形容两者相等或相当,没有区别。16进制的历史文化:中国古代的称重系统采用16进制,每一两代表一颗星,16两即16星,分别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
半斤八两这个成语来源于我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故事发生在秦朝,当时各国度量衡不统一,给交易带来了不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就是八两。这个成语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故事改写如下:在秦朝以前,我国的货币和度量衡标准各不相同,给商人和百姓的交易带来了很大困扰。
【解释】: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成语典故 【出处】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2,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
“半斤八两”这个成语来源于我国古代的重量计算单位。具体原因如下:古代的重量单位:在古代,我国的重量计算单位与现在不同,采用的是十六进制。即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基于十六进制,半斤自然就等于八两。成语来源:因此,“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两者实力相当,不相上下,源于古代重量...
的成语来由有历史典故。古时度量衡标准与现不同,一斤等于16两,半斤就是八两,“八两=半斤、半斤=八两”两者正好相等。一斤等于16两,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半斤八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