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成语出自哪里?

高山流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āo shān liú shuǐ,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中文名 高山流水 读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近义词 知音难觅 语法 联合式;作宾语 典故...
高山流水成语出自哪里?
高山流水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简拼: gsls
近义词: 知音难觅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019-10-19
高山流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āo shān liú shuǐ,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中文名
高山流水
读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近义词
知音难觅
语法
联合式;作宾语
典故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
人物简介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时擅长相马的伯乐等。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2]
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刚开始,琴声似在赞美着巍巍的高山。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仿佛见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过了一会儿,琴声又似表现出奔腾澎湃的波涛,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宽广浩荡,波涛滚滚如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一辈子不再弹琴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奏了。2019-10-19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1][2]
《高山流水》[3][4],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2019-12-24
出 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2019-12-25
高山流水,汉语成语,读音为gāo shān liú shuǐ,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出自《列子·汤问》。2019-12-24
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有一个感人的典故。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典故2019-12-27
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019-12-27
高山流水,有时也叫流水高山。出自战国·振·列御寇《列子·汤问》。2019-12-25
出自伯牙子期的故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个成语比喻深厚的友谊。2019-12-25
高山流水成语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019-12-25
1.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2.琴曲。取材于《吕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清代琴家张孔山弹奏的《流水》是近代流传最广的曲目之一。2019-12-24
山流水成语出自伯牙绝弦这个故事里。2019-12-25
高山流水成语最早见于《列子·汤问》。2019-12-25
高山流水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019-12-25
高山流水成语出自哪里:
高山流水,汉语成语,读音为gāo shān liú shuǐ,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出自《列子·汤问》。2019-12-24
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
意思是: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2019-12-25
高山流水成语出自 钟子期,俞伯牙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2019-12-26
钟子期和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2019-12-26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019-12-26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是中国古琴曲。2019-12-24
成语出自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019-12-26
“高山流水”是十大名曲之一,出于钟子期和俞伯牙,子期病死,伯牙绝弦,再无知音2019-12-25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019-12-25
《高山流水》 ,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2019-12-25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2019-12-24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019-12-25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1:21: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高山流水是成语吗 高山流水出处

    出处:该成语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文中记载,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时,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因此,后人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  深空游戏 高山流水成语

    高山流水,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列子·汤问》,它形象地表达了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的意境。这个成语在中华文化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深刻而美好的情感,特别是那些能够彼此理解、心灵相通的友谊。在《列子·汤问》的故事中,伯牙弹琴时,志在高山,钟子期称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志...

  •  文暄生活科普 高山流水典故成语高山流水的

    高山流水,源自古代典故,讲述了战国时期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深厚的友谊。在一次偶然的野外弹奏中,俞伯牙通过琴声描绘出高山与流水的意境,钟子期能准确理解其心意,被誉为知音。子期的去世让伯牙痛失知音,他摔琴断弦,以示永不复弹,象征着知己难觅的深深感慨。这段故事后来演化为"高山流水遇知音"...

  • 高山流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āo shān liú shuǐ,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中文名 高山流水 读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近义词 知音难觅 语法 联合式;作宾语 典故...

  •  梅花三弄love 成语高山流水出自于哪个典故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详细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出 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成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