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尧舜禅让天下: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
“杞人忧天”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出自《列子·天瑞》。该典故讲述的是一个杞国人害怕天地会崩塌,因此整日忧心忡忡,甚至因此废寝忘食。以下是对该典故的详细解析及其在古文诗词中的常见用法。一、典源与释义 典源:《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通“无”)所寄,废寝食...
这个典故首先出自《后汉书 安帝纪》:冯翊言甘露降频阳、衙,颍川上言木连理。冯翊说天降甘露,颍川上报有树木结成连理。这与爱情无关,而是当作祥瑞上报。当然这些祥瑞应该是编造的。首先把连理枝与爱情联系到一起的,是东晋的干宝。干宝写了一本志怪小说:《搜神记》。书中有一个故事:战国时期,宋康...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古诗词常用典故及意象 意象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
月亮则成为思乡的代名词。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鸿雁也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意象。李清照的《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