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的典故

一语成谶,就是一句无心的话,竟然不幸言中。古往今来,这样的故事时有所见。《晋书》上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
一语成谶的典故
一语成谶,就是一句无心的话,竟然不幸言中。古往今来,这样的故事时有所见。

    《晋书》上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可见,曹操因司马懿有“雄豪”之志、“狼顾”之相,并有所梦见而意欲除之。可曹丕对司马懿十分信任,

并没有将曹操的不祥之兆放在心上,反而处处保护司马懿。司马懿心知肚明,更加勤于职守,更加善于掩藏,总算骗过了曹氏父子。而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共同努力,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就“食”完了“曹”朝。
2022-10-0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58: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袁克文,字寒云,袁世凯幼子,其女家宜,先其而逝,打算葬于天津西沽的桃花堤,因买坟地谋于朋友方地山,言语间,说出:何妨多买些地呢?不料一语成谶,一月后,竟猝死于天津。又言其作书署寒云之云,多用草篆,状若四十二,卒年亦四十有二,不亦巧乎?2、黄侃,字季刚,章太炎弟子,侃5...

  • 一语成谶,就是一句无心的话,竟然不幸言中。古往今来,这样的故事时有所见。《晋书》上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

  • 没想到,傅斯年之后再也没能回大陆,最后埋骨于孤岛。一语成谶的故事还有少数,它们都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因多是不吉不幸之果,令人扼腕嗟叹!‍追问 谢谢!慈禧说过什么话,跟着清朝就灭亡拉?

  •  顺顺的成长 一语成谶是什么意思?

    1、释义:一语成谶,释义是: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2、出处:“一语成谶”这个典故起源于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段传奇故事,故事中某人的一句话成为了预言,随着事态的变化最终变成了真正的现实。这个典故流传至今,被用来形容某些人无意中的话语成为了现实。3、...

  •  拾柒zrong 一语成谶读什么

    一语成谶,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ǔ chéng chèn,意思是指一些不吉利的预言,戏谑之言竟然成了真实的。一语成谶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末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天上掉下一块大陨石,落在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石头上赫然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