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成谶典故

1.袁克文,字寒云,袁世凯幼子,其女家宜,先其而逝,打算葬于天津西沽的桃花堤,因买坟地谋于朋友方地山,言语间,说出:何妨多买些地呢?不料一语成谶,一月后,竟猝死于天津。又言其作书署寒云之云,多用草篆,状若四十二,卒年亦四十有二,不亦巧乎?2、黄侃,字季刚,章太炎弟子,侃5...
一言成谶典故
  1.袁克文,字寒云,袁世凯幼子,其女家宜,先其而逝,打算葬于天津西沽的桃花堤,因买坟地谋于朋友方地山,言语间,说出:何妨多买些地呢?不料一语成谶,一月后,竟猝死于天津。又言其作书署寒云之云,多用草篆,状若四十二,卒年亦四十有二,不亦巧乎?

  2、黄侃,字季刚,章太炎弟子,侃50寿辰,其师赠以联云: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上联典出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下联典出:东汉蔡邕题曹娥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乃褒扬侃能作好文章。未想,联中竟含“绝、命、黄”三字。当年,黄侃便因饮酒过量,吐血而死,这副对联,竟成谶语。

  3、溥仪,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登基时年仅3岁,接受百官嘲贺时,竟吓得大哭,父亲醇亲王安抚溥仪勿哭,竟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没想到一语成谶,溥仪登基不满三年,大清就亡了。

  4、《纽约时报》女记者梅纳德曾在2003年出版的《底特律终结》(The End of Detroit)一书中预言:“到2010年,美国三大汽车厂之一将不能以现在的规模存在。”现在看来,这简直是一语成谶。通用从世界最大的汽车厂一步步走向了破产。

  5、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忽一日梦见“三马同食一槽”。他开始担心日后曹魏天下为外姓之人篡夺,虽然他自己辛苦经营也是为了篡夺大汉江山,但他绝不容许别人效仿。他还认为“三马”即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而“槽”与“曹”谐音,也就是指他辛苦经营、草创未就的曹魏政权。于是,他意味深长的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结果,一语成谶!魏朝满打满算不过才经历了四十六个春秋,终被“马”所“食”。而这匹“马”正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长子司马炎,经过爷孙三代的共同努力,终于迎来了晋朝灿烂的曙光,实践了“三马同食一槽”的历史使命。尽管晋朝并不是有福气的朝代,但毕竟算是“开张”了。
  正因为晋朝福薄祚浅,所以“一语成谶”的事情接踵而来。为西晋创建基业的司马懿[也就是曹阿瞒梦中的那匹老“马”],当他正在为子孙筹划天下时,意外的得知流传的谶书《玄石图》上有“牛继马后”的话。使得当年曹孟德的感受猛的向他袭来,使他忧心忡忡、食不甘味、夜不成眠。但他比曹操更有魄力,因为他果敢的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斩首”行动:他毅然决然的毒死了自己手下的将领牛金。之后,他自认为大患已除,日后晋之江山将永垂不朽,可是司马懿的一厢情愿并没有阻止历史巧合的演进……
  很快,司马懿处心积虑,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还是如期而至了:司马懿之孙司马觐有妻夏侯氏,此妇浪荡成性,竟私下里与小吏牛氏私通怀孕,并于咸宁二年[276],在洛阳生一子司马睿,也就是后来东晋的第一位皇帝东晋元帝。
  最终仍是一语成谶!尽管司马懿煞费苦心,仍无济于事。因此,东晋的皇帝都本该姓“牛”而非“司马”,而且姓“牛”的皇帝们在整个晋朝时代占据了近三分之二的时光,也就是说真正的“司马”氏政权在司马睿之前已经完结。当朝的大小臣工似乎也并不真的介意血脉的传承,而是笃信权力的威严。
  更巧的是,此事出自“夏侯氏”之身,而曹操的祖姓即为“夏侯”。[原来,由于曹操祖上走“上层路线”的缘故,被很荣幸的赐予了一名显赫太监的“曹”姓。但后来此事不再是曹操的无上荣耀,而成了他的一大耻垢]真是无巧不成史:司马氏三代艰辛地夺了曹氏的政权,而曹氏又变着法儿的“颠覆”了司马氏的天下,到头来,还是牛氏捡了个大便宜,糊里糊涂的做了八十多年的“九五之尊”?!
  似乎在历史的星河中真存在着某种冥冥的造化、天数,它们在创造或复制着无数的历史巧合与兴衰……

  古代也有啊,你没有说明所以就随便列举了几个。2010-08-20
词 目: 一语成谶
发 音: yì yǔ chéng chèn
释 义: 谶:指迷信中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一句话说中了,就是“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
谶 chèn<名>

(形声。本义: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 同本义

组词:谶纬、谶纬之学、谶语

谶 chèn迷信的人所称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



【谶纬】流行于汉代的一种迷信。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盛行于西汉后期,东汉末期渐衰。

【谶语】迷信的人指事前预言、事后应验的话。 莫信~语。2010-08-20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8:52: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乾莱信息咨询 一言成谶典故有哪些?

    1.袁克文,字寒云,袁世凯幼子,其女家宜,先其而逝,打算葬于天津西沽的桃花堤,因买坟地谋于朋友方地山,言语间,说出:何妨多买些地呢?不料一语成谶,一月后,竟猝死于天津。又言其作书署寒云之云,多用草篆,状若四十二,卒年亦四十有二,不亦巧乎?\x0d\x0a\x0d\x0a2、黄侃,...

  •  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一言挽救147万人的生命,揭秘耶律楚材的传奇人生

    ”于是根据《春秋左氏传》中的“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 给儿子起名为“楚材”。一语成谶,莫过如此。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成吉思汗便称呼他为:吾图撒合里,意为“长髯人”。实际上耶律楚材自幼礼佛,看似威武彪悍的外表之下,是一颗悲天悯人的仁恕之心。在他和丘处机陪同成吉思...

  •  迷途知返中 谁知道陈厍是谁,有何典故

    北宋胡则为陈厍写的墓志铭中记载,陈厍曾对尚在后周为臣的赵匡胤说“天之眷命,必有所归,宜敛英韬光,以俟其变。”而后一语成谶,于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发动了陈桥政变黄袍加身,是宋代开国元勋,封金紫光禄大夫,其后代主要集中在浙 江省武义县新宅镇,在少妃村设有陈厍纪念馆。具体事迹可前...

  •  成大文化17 张汤,主父偃的对立关系

    可是吧,自古书狂人,到处都有,队伍里多一个主父偃也不是不可以。他有多狂呢,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吾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一语成谶,他还真的是死于五鼎烹(捂脸))!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生下来没有高官厚禄,大不了死了就享受五鼎烹杀的待遇(五鼎烹,也是有职位的人才可以享有的死...

  • 还有一种说法是北魏昭成帝的名字叫拓跋什翼犍,犍即公牛之意,北魏继晋受命,验证牛继马后之谶。典故源流 司马懿当政之时就有代魏之心,当时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谶书叫《玄石图》,上面记有“牛继马后”的'预言,司马懿又请星象家管辂占卜子孙运势,管辂占卜的结果与《玄石图》不差毫厘。司马懿不解...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