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医学的名人和典故

第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中关于预防医学最早的认识。第二:据《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说:“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
中医预防医学的名人和典故
中医并没有形成预防医学的理论体系,只有一些关于防病的认识,下面举两个例子:
第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中关于预防医学最早的认识。

第二:据《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说:“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2016-05-15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9:27: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第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中关于预防医学最早的认识。第二:据《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说:“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

  •  文暄生活科普 漫漫历史长河中,细数历代中医名家以及历史典故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简介: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贡献: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对预防医学有重要贡献。图片:药王——孙思邈 简介: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贡献:因医术高超被唐太宗封为...

  •  文暄生活科普 古代中医十大名家,你认识几个

    黄帝:他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一位名家,所著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建立了中医学里的多个重要学说。神农:神农尝百草的典故广为流传,他对中医药的贡献巨大,被尊为“万事医药之祖”,所著的《神农本草经》是中药第一部巨著。扁鹊:战国时期人,他是“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最大运用者,...

  •  医学生jay 你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吗?良医教育带你走进古中医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是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

  •  凸尼一万遍 我国被称为中医史祖的是谁我国历史上的药王是唐代的谁

    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三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付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他记载了一些传染病如...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