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虎吞狼典故来历

“驱虎吞狼”这一典故,源自三国时代的荀彧。荀彧,东汉末年的杰出战略家,曹操的首席谋臣,官至侍中、尚书令。这一典故意在形容令敌对双方相互残杀,以达到自身坐收渔人之利的目的。其与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相似,却有其独特之处。从字面上理解,“驱虎吞狼”的操作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和手段。
驱虎吞狼典故来历
“驱虎吞狼”这一典故,源自三国时代的荀彧。荀彧,东汉末年的杰出战略家,曹操的首席谋臣,官至侍中、尚书令。这一典故意在形容令敌对双方相互残杀,以达到自身坐收渔人之利的目的。其与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相似,却有其独特之处。

从字面上理解,“驱虎吞狼”的操作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和手段。否则,若虎害大于狼害,则后患无穷。因此,这一策略的实施需要极高的智慧和策略。

“驱虎吞狼”策略的运用,不仅要求操作者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还需要具备深邃的政治洞察力。在三国时期,曹操能够巧妙地运用此策略,使得自身在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统一北方,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古代战争中,“驱虎吞狼”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操作者需要在敌我双方之间寻找平衡点,巧妙地引导战局,使得敌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从而达到自身目的。这一策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被用于军事领域,更在政治、外交等多个层面得到广泛运用。

总的来说,“驱虎吞狼”不仅是一个策略名称,更是一个智慧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需要运用智慧和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现代社会,这一策略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冲突时,同样需要深思熟虑,寻找智慧的解决之道。2024-09-01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08: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夏天依旧辉煌 驱虎吞狼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三国演义》,故事中说刘备势力较弱,为了抵抗曹操的进攻,他联合了孙权,共同对抗曹操。孙权是弱小的一方,而曹操是强大的一方,因此他们需要联合起来才能抵抗曹操的进攻。这个策略的成功,为刘备和孙权带来了喘息的机会,也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驱虎吞狼的策略不仅在古代战争中...

  • “驱虎吞狼”这一典故,源自三国时代的荀彧。荀彧,东汉末年的杰出战略家,曹操的首席谋臣,官至侍中、尚书令。这一典故意在形容令敌对双方相互残杀,以达到自身坐收渔人之利的目的。其与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相似,却有其独特之处。从字面上理解,“驱虎吞狼”的操作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和手段。

  • jbp66bbe2588f 三国杀:荀彧的技能驱虎吞狼是出自什么典故

    荀彧说过这样的话 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刘备讨袁术。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驱虎吞狼之计也。 出自三国演义十四回

  •  你的江东0203 请问什么叫“驱虎吞狼”?

    驱虎吞狼,驱使老虎去消灭狼。引申为利用另一个强大的势力去消灭另一个(或多个)较弱的势力,自己又可以保留实力。驱虎吞狼计出三国荀彧,荀彧同时掌握了刘备、吕布、袁术三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并且利用刘备对汉室的忠诚、吕布的贪婪自大和袁术的逞强好胜来达到调动他们互相攻伐。相关典故:有关“二...

  • anonymous 却说袁术闻说刘备上表,欲吞其州县,乃大怒曰:“汝乃织席编屦之去,今辄占据大郡,与诸侯同列

    这就是驱虎吞狼的典故 背景是刘备上京上书,回书曹操,曹操谋士荀彧给曹操出的计策。荀彧曰:“此计不成,奈何?”或曰:“又有一计,名曰驱虎吞狼之计。”操曰:“其计如何?”彧曰:“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刘备讨袁术。两边相并,...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