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宁的典故,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在《道德经》中,老子曾言:“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句蕴含了古人对和谐共处的向往。而现代人则常以“你若负我,我定让你鸡犬不宁”来表达不满与威胁。那么,“鸡犬不宁”这一成语究竟有何典故呢?故事发生在唐朝,柳宗元曾记录下一名姓蒋的捕蛇人的遭遇。蒋家的...
鸡犬不宁的典故,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在《道德经》中,老子曾言:“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句蕴含了古人对和谐共处的向往。而现代人则常以“你若负我,我定让你鸡犬不宁”来表达不满与威胁。那么,“鸡犬不宁”这一成语究竟有何典故呢?

故事发生在唐朝,柳宗元曾记录下一名姓蒋的捕蛇人的遭遇。蒋家的祖父与父亲皆因捕蛇而丧命,然而蒋某却继承父业,继续捕蛇以应官府之税。当柳宗元劝其放弃这危险的职业时,蒋某却痛哭起来,宁愿被蛇咬死,也不愿放弃这份生计。他解释道,捕到毒蛇还能换取更多的钱财,相比之下,许多乡邻因无法缴纳赋税而倾家荡产,食不果腹。

每当差役进村收税时,他们横冲直撞,叫骂声、打斗声此起彼伏,乡亲们惊恐万分,苦苦哀求。这种混乱的场景让鸡犬也不得安宁,“鸡犬不宁”便由此而来。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描述道:“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这一成语用以形容骚扰和混乱至极,连鸡犬都不得安宁。

“鸡犬不宁”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来形容军队扰民或社会动荡不安的状态。其近义词有“鸡飞狗走”、“鸡狗不宁”,反义词则为“鸡犬不惊”。这一成语不仅揭示了古代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也警示后人要珍惜和平、维护安宁。2024-12-2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2:04: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鸡犬不宁的典故由来

    因此,“鸡犬不宁”这一成语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生动描述,也成为了后来人们形容类似混乱、动荡局面的惯用表达。

  • “鸡犬不宁”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来形容军队扰民或社会动荡不安的状态。其近义词有“鸡飞狗走”、“鸡狗不宁”,反义词则为“鸡犬不惊”。这一成语不仅揭示了古代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也警示后人要珍惜和平、维护安宁。

  •  快乐生活 鸡犬不宁的典故由来

    7. 典故应用:鸡犬不宁这一典故出自《红楼梦》,在小说中用以形容贾府的纷扰与混乱。在现实生活里,它通常用来形容环境嘈杂、社会动荡或家庭不和的状况。8. 现代解读:人们往往以富商的行为作为反思的切入点,探讨贫富差距、社会压力等问题。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和外在的所谓幸福时,不应忽...

  •  4uoik_4747 鸡犬不宁的典故由来

    鸡犬不宁这个典故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在小说中被用来形容贾府的喧闹和杂乱。这个典故也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用来形容环境嘈杂、社会混乱或家庭不和谐的情况。在对这个典故的解读中,人们常以富商为代表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压力问题作为反思的对象。这个故事也提醒人们在追求幸福和安宁时,应注重...

  •  湖北倍领科技 鸡犬不宁的典故

    用来形容因某种原因导致的极度混乱和不安。总之,鸡犬不宁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它不仅描绘了差役们对乡亲们征收赋税时的野蛮行为,也反映了人们因这种行为而遭受的痛苦。成语“鸡犬不宁”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因某种原因导致的极度混乱和不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