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克己奉公”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历史典故如下:祭遵的生平:东汉初年,颍阳有个人名叫祭遵。他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祭遵投奔刘秀后,被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并担任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执法严明:祭遵在任职期间,执法严明,不徇私情。有一次,他依法处死了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后汉书·祭遵传》,原文为:“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历史典故如下:
祭遵的生平:东汉初年,颍阳有个人名叫祭遵。他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祭遵投奔刘秀后,被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并担任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执法严明:祭遵在任职期间,执法严明,不徇私情。有一次,他依法处死了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即使刘秀起初十分生气,欲降罪于他,但在他人的劝谏下,刘秀最终认可了祭遵的严明执法,并封他为征虏将军。廉洁奉公: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他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都将这些赏赐分给手下的人,自己的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俭朴身后事:祭遵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即可。他就是这样一名良臣,即使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十分怀念。2025-01-24
球球词典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5:52: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后汉书·祭遵传》,原文为:“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历史典故如下:祭遵的生平:东汉初年,颍阳有个人名叫祭遵。他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祭遵投奔刘秀后,被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并担任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执法严明...

  •  谷艾文艺苑 成语“克己奉公”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克己奉公”含义详解

    成语“克己奉公”的历史典故来源于《后汉书·祭遵传》。含义:“克己奉公”意指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它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历史典故:祭遵是东汉初年的人,他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他投奔刘秀后,担任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祭遵执法...

  •  手机用户73085 祭遵的轶事典故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祭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他得到赏赐,都分给部下,不治产业,家无余财。自己一生,穿皮裤,盖布被。夫人也裳不加缘,简朴至极。他兄长祭午见他没有儿...

  •  合昀欣cd 成语“克己奉公”来源于《后汉书.祭遵传》,该成语讲的是()的故事。

    成语“克己奉公”来源于《后汉书.祭遵传》,该成语讲的是刘秀也不忍杀的人的故事。“克己奉公”的意思是指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故事中...

  •  橙子香蕉W 克己奉公下一句是什么成语

    "克己奉公"这个成语原本出自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孟子》。这句话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这篇文章中。"克己奉公"表达了一种为了公共利益而自我约束、奉献的精神。这个成语的完整形式是"克己奉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意思是要自我克制,为公共利益而努力工作,要求自己守纪律,对待他人要宽容和仁慈...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