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有一个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所拥有的道德。”他回答说:“那就让我减少这种行为吧,(以后)每...
“月攘一鸡”的翻译是:每个月偷一只鸡。该成语来源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一个寓言故事,具体解释如下:逐字解释:“月”指每个月,“攘”是偷窃的意思,“一鸡”即一只鸡。整个短语直译为“每月偷一只鸡”。故事背景:故事中,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的一只鸡,当别人指责他时,他却狡辩说打算逐月...
成语“月攘一鸡”源自《孟子·滕文公下》,用以讥讽那些明知故犯、逐步放纵自己错误行为的人。故事描述了一个每日偷取邻居家一只鸡的人,当被告知这不是君子的行为时,他非但不收敛,反而辩解道:“那我以后每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再彻底停止。”这种明知故犯、逐步放纵的态度,让人感叹其不知悔...
1、月攘一鸡:亡羊补牢, 犹未晚也;翻译:从前有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行为端正, 品德高尚的人的做法。”他回答说:“那就让我改正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2、弈秋...
《孟子·滕文公下》中有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每日偷取邻居一只鸡的行为。有人指责这种行为不符合君子的道德规范,他回应说会逐渐减少,每月偷一只,打算到明年才停止。然而,孟子认为,如果认识到这种行为不义,应立即改正,而非拖延到明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错误,我们应该果断且彻底地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