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醉酒是什么典故

刘伶醉酒的典故如下:传说魏晋年间,滨州地带有一好酒的刘伶,酒仙杜康奉玉帝旨意前来度化刘伶成仙。刘伶好饮酒也极能饮酒。酒量之大,举世无双。由于对当时的政治不满,他便经常出外游历喝酒。有一次,刘伶来到洛阳南边,走到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见门上有副对联。写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
刘伶醉酒是什么典故
刘伶醉酒的典故如下:
传说魏晋年间,滨州地带有一好酒的刘伶,酒仙杜康奉玉帝旨意前来度化刘伶成仙。刘伶好饮酒也极能饮酒。酒量之大,举世无双。由于对当时的政治不满,他便经常出外游历喝酒。有一次,刘伶来到洛阳南边,走到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见门上有副对联。

写道:
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
高处的横批写着:
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心想,这开酒坊的人也该先打听一下我刘伶的名声,再想想该不该夸此海口。谁人不知我刘伶:往东喝到东海,往西喝过四川,往南喝到云南地,往北喝到塞外边。东南西北都喝遍,也没把我醉半天。既然你口气这么大,我就把你的坛坛罐罐都喝干,不出三天就叫你把门关。
刘伶带着气进了酒馆。杜康便拿出酒来叫他喝,喝了一杯还要喝,杜康就劝他不要再喝,他不依。喝了第二杯,他还要喝,杜康说,再喝就要醉了。

他不听,又要了第三杯。三杯下肚,刘伶说道:“头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还甜,三杯酒一下肚,只觉得天也转,地也旋,头脑及晕,眼发蓝,只觉得桌椅板凳、盆盆罐罐把家般。”

一回到家,刘伶就醉倒了,然后他就死了。三年过去了。一天,杜康到村上来找刘伶。刘伶的妻子上前开门,问他有什么事情。杜康说:“刘伶三年前喝了我的酒还没有给酒钱呢!”刘伶的妻子听了十分恼火。
杜康忙说道:“他不是死了,是醉了,走走走,你快领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他们来到刘伶埋葬的地方,挖开坟墓,打开棺材一目的地,刘伶穿戴整齐,面色红润,像生前一样。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刘伶醒来,醒来!”
刘伶果然打了个哈欠,伸伸胳膊,睁开了眼,嘴里犹喃喃夸道:“好酒,好酒!”从此以后,“杜康美酒,一醉三年”就传开了。
有人说杜康和刘伶后来都成了仙,上天去了。
拓展内容:
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 。
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 ,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266)年朝廷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被刘伶拒绝,后卒。

2022-12-29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5 22:25: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誉祥祥知识 刘伶醉酒的典故是什么

    刘伶醉酒的典故如下:背景介绍:魏晋时期,滨州人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以酒量惊人闻名于世,常借酒消愁。杜康挑战:酒仙杜康试图以酒度化刘伶成仙,以“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不醉三年不要钱”的对联激怒刘伶,刘伶声称自己遍饮四海而不曾醉倒,决心要喝光杜康的酒。刘伶醉酒:刘伶进入酒馆,连饮...

  • 刘伶醉酒的故事源于魏晋时期的滨州。刘伶,被传为酒仙杜康奉玉帝旨意度化成仙的主角。这个故事被收录在《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中。刘伶以海量饮誉名闻天下,东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路经杜康开的酒店时,被酒店门上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和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所吸引,以为是夸...

  •  宜美生活妙招 刘伶醉酒典故

    刘伶醉酒的典故主要讲述了“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具体内容如下:故事背景:刘伶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与阮籍、嵇康等人并称为“竹林七贤”,以海量饮誉名闻天下,有“醉侯”之称。而杜康则是传说中的酒仙。事件起因:刘伶路经杜康所开的酒店,被酒店门上的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和...

  • 《刘伶醉酒》的故事源出为民间传说“杜康造酒醉刘伶”。这是著名演员倪俊声的代表剧目,它是评剧传统剧目,编剧是成兆才,首演者是张化龙,剧本收入《评剧丛刊》中。

  •  誉祥祥知识 刘伶醉酒的典故是什么

    刘伶醉酒的典故是:刘伶酒醉如痴若梦,尽显狂放不羁的本性。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酒徒,刘伶以饮酒闻名,这一典故也成为后人描绘好酒之徒的经典故事之一。接下来为您 一、刘伶的生平背景 刘伶,魏晋时期人,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他性格狂放不羁,崇尚自然,追求真实。在历史记载中,刘伶以其嗜酒如命的...

其他典故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