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的典故要详细的

刘伶的典故:醉卧石岩 刘伶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酒徒,最为人称道的典故便是“醉卧石岩”。详细解释 1. 刘伶与酒的传奇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其酒量和才情闻名于世。他生性狂放不羁,好酒自不必说,更是达到了逢酒必醉、醉后即睡的境界。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醉卧石岩的典故。2...
刘伶的典故要详细的
刘伶的典故:醉卧石岩
刘伶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酒徒,最为人称道的典故便是“醉卧石岩”。
详细解释
1. 刘伶与酒的传奇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其酒量和才情闻名于世。他生性狂放不羁,好酒自不必说,更是达到了逢酒必醉、醉后即睡的境界。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醉卧石岩的典故。
2. 醉卧石岩的典故
某日,刘伶酒瘾发作,一连饮下数杯美酒后,已是醉眼朦胧。他心生一念,欲寻一处静谧之地休憩。忽见一山,山腰处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刘伶便径直走到岩石旁,和衣而卧,酣然入睡。他的醉态引来了无数路人围观,传为佳话。这便是“醉卧石岩”的典故。
3. 典故背后的文化内涵
刘伶的醉卧石岩不仅仅是对酒的痴迷,更体现了他的率真与洒脱。在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崇尚自然,追求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刘伶的行为符合这一时代潮流,展现了他对世俗礼法的蔑视和对自然真性的追求。
4. 后世影响
刘伶的“醉卧石岩”典故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深远。不少文人墨客在诗中对其行为表示赞赏,同时也借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自由、率真生活的渴望。
综上所述,刘伶的“醉卧石岩”典故展现了他的酒徒形象、率真洒脱的性格以及魏晋时期的文化风尚。这一典故不仅流传千古,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文人墨客赞美和追求自由生活的重要符号。
2024-07-1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8:43: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刘伶的典故:醉卧石岩 刘伶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酒徒,最为人称道的典故便是“醉卧石岩”。详细解释 1. 刘伶与酒的传奇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其酒量和才情闻名于世。他生性狂放不羁,好酒自不必说,更是达到了逢酒必醉、醉后即睡的境界。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醉卧石岩的典故。2...

  •  文暄生活科普 刘伶的典故 要详细的

    对联上写着:“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横批则是“不才小校以醉三年不要钱”。刘伶自信满满,决定一口气喝光所有的酒,以证明自己的酒量。结果,三杯酒下肚,他却醉倒在地,一睡就是三年。杜康前来讨酒钱时,刘伶的妻子误以为他已经去世,甚至与杜康起了争执。直到打开墓穴,刘伶才从醉梦...

  • 刘伶的典故是“刘伶病酒”。具体解释如下:一、典故概述 刘伶病酒是一则与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相关的典故。刘伶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人,以酒为名,其典故流传至今。二、典故背景 刘伶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他追求自由、率真,酒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一次饮酒之后,刘伶身体不适,因此产生...

  • 刘伶醉酒的故事源于魏晋时期的滨州。刘伶,被传为酒仙杜康奉玉帝旨意度化成仙的主角。这个故事被收录在《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中。刘伶以海量饮誉名闻天下,东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路经杜康开的酒店时,被酒店门上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和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所吸引,以为是夸...

  • 某天,刘伶路过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见门上有副对联,写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写着:不醉三年不要钱。对于一向好酒的刘伶来说,这还了得。于是就进去喝了三碗,结果一回到家就醉了。三年后,刘伶酒醒了,见如此好酒,就喝开了,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气一连喝了一百零八碗。夫人见...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