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鸟私情的典故出处:《三国志·蜀书》《杨戏传》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卷45第1079页 ‘……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出处:该成语出自晋代李密的《陈情表》,原文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在这篇文章中,李密以乌鸦反哺的私情为喻,表达了自己愿意侍奉年迈祖母至终老的孝心。故事背景:西晋时期,李密在祖母的抚养下长大,以孝敬祖母而闻名。当晋武帝让李密做太子属官时,他的祖母已年老多病,需要人照顾。于是,李密...
乌鸟私情的典故:古时传说,小乌鸦翅膀长成,就会为父母衔食,以报哺养之恩。因而用“乌鸟之情”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也称“乌鸟私情”。李密,字令伯,父母早亡,祖母刘氏抚养其长大,博涉群书,机警善辩,而又至孝,蜀汉封之为太子洗马,蜀亡后,邓艾闻其名,辟为主簿不就。晋武帝立太子,征为太...
在唐代,白居易在《谢官状》中也提到了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孝心:“乌鸟私情,得尽欢於展养;犬马微力,誓效死以酬恩。”这里的乌鸟私情,不仅仅是指乌鸟对母亲的反哺之情,更是诗人对母亲的孝顺之愿。明代张居正《谢召见疏》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臣一念乌鸟私情,若非圣慈曲体,何由...
成语出处 西晋·李密《陈情表》:“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乌鸟私情”。成语寓意 1、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更是不证自明的人生逻辑前提。一个人如果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