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之——三令五申。

典故之——三令五申 一、成语出处 “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记载孙子在训练宫女时,经过三次命令和五次告诫,宫女们仍然不遵守纪律。后来,孙子斩杀了吴王的两个宠姬,宫女们才真正服从命令。这一事件后人提炼出成语“三令五申”。二、故事背景 主人公是孙子...
典故之——三令五申。
典故之——三令五申
一、成语出处
“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记载孙子在训练宫女时,经过三次命令和五次告诫,宫女们仍然不遵守纪律。后来,孙子斩杀了吴王的两个宠姬,宫女们才真正服从命令。这一事件后人提炼出成语“三令五申”。
二、故事背景
主人公是孙子,即孙武。他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由于在齐国和鲁国未能受到重用,后来到了吴国。在伍子胥的推荐下,他带着所著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闾,提出可以帮助吴国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
三、吴王考验
吴王阖闾要求孙武用小型军队展示他的训练方法。孙武答应后,吴王又提出用妇人试验。于是,吴王从宫中选出180名美女交给孙武训练。
四、训练过程
孙武将美女分成两队,由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在训练中,孙武详细解释了军法纪律,并多次命令她们转向。然而,宫女们并不认真对待,反而嘲笑孙武。
五、严格执法
孙武意识到纪律的严肃性,于是斩杀了两个队长,即吴王的宠姬。这一举措让其他宫女认识到孙武的认真态度,从此严格遵守命令。
六、吴王的反应
吴王阖闾见到孙武要杀他的两个爱姬,心痛不已,欲阻止。但在伍子胥的劝说下,吴王还是允许孙武继续执行军法。
七、军事成就
后来,孙武成为吴国的大将军,指挥数万吴兵在柏举之战中大败楚军二十万,五战五克,攻下郢都。这场战役展示了孙武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八、晚年生活
孙武在辅佐吴王夫差建立霸业后,因伍子胥被冤杀而心灰意冷,退隐林野,从事著述,直至晚年。
九、寓意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单靠制定和宣告法规是不够的,必须严格执行,让每个人都明白规则并非虚设,这样才能对违规者产生震慑作用。2024-10-14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30: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记载孙子在训练宫女时,经过三次命令和五次告诫,宫女们仍然不遵守纪律。后来,孙子斩杀了吴王的两个宠姬,宫女们才真正服从命令。这一事件后人提炼出成语“三令五申”。二、故事背景 主人公是孙子,即孙武。他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由...

  •  谷艾文艺苑 成语“三令五申”是什么意思?“三令五申”有什么典故吗?

    成语“三令五申”意思是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三令五申”的典故如下:- 背景:春秋时候,著名军事学家孙武携带自己所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闾。吴王看过兵法后,希望孙武能用他的军队进行试验。孙武同意,并表示即使用妇女也可以进行训练。- 过程:吴王于是召集了一百八十...

  •  星恩文化 典故之——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三令五申”。故事说的主人公是孙子,即孙武,他是春秋时齐国人,在中国战神级别的军事...

  •  唔哩生活 三令五申是什么意思及典故

    “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军事纪律的简称,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它指的是多次命令和告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其中“三令”包括: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而“五申”包括: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

  •  唔哩生活 成语三令五申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1. 成语“三令五申”源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描述的是孙武在训练宫女时的故事。2. 孙武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军事学者所推崇。3. 吴王为了测试孙武的军事才能,特意从宫中挑选了180名宫女交给孙武操练。4. 孙武在练兵场上严格执行军纪,曾下令处死两个不听从...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