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亭的历史典故

烟水亭的历史典故如下:1、“烟水亭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最早形成于东汉末年。从史证可以看出“烟水亭的民间传说”形成于千百年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用九江本地方言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2、东汉末,九江(当时叫柴桑)成为三分天下之一的东吴重要军事据点,且东吴的大军也时常在此...
烟水亭的历史典故
烟水亭的历史典故如下:
1、“烟水亭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最早形成于东汉末年。从史证可以看出“烟水亭的民间传说”形成于千百年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用九江本地方言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
2、东汉末,九江(当时叫柴桑)成为三分天下之一的东吴重要军事据点,且东吴的大军也时常在此集结,并且九江还保留着东吴大都督周瑜的点将台(星子县西南,九江市区也仿造了一个烟水亭)。

3、古代文人墨客纷纷来此游山玩水,留下了许多的绝世佳作,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琵琶行》。烟水亭内有风格各异的楹联匾额,或叙事绘景,或写意抒情,联由景出,文景交融,游亭观联,雅趣盎然。
景如画的江西烟水亭,拥有千姿百态的景色,空气新鲜,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湖中如同一片大海美不胜收,特别宏伟。烟水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同时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的景点之一。

亭为水榭式建筑,有船厅、翠照轩、境波楼、纯阳殿等。纯阳殿左壁嵌石碑一方,上刻大草书“寿”字,由“九转炼丹”四字组成的,传为吕洞宾手迹。
殿内陈列文物,以有东林寺标记的砂钵最引人注目。亭前方丈地,石雕围栏贴水而起,垂柳翠柏点缀其间。两边有石凿“藏剑匣”,整体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2023-08-0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2 05:29: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烟水亭的历史典故如下:1、“烟水亭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最早形成于东汉末年。从史证可以看出“烟水亭的民间传说”形成于千百年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用九江本地方言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2、东汉末,九江(当时叫柴桑)成为三分天下之一的东吴重要军事据点,且东吴的大军也时常在此...

  • anonymous 九江烟水亭历史

    烟水亭位于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 “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亭皆毁。至明末,重...

  •  勤谨还清廉的小饼子 李公堤的由来

    李渤离任后,江州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将他比作西周时“有惠政于民”的著名贤人召伯,并借用《诗经》中歌颂召伯的诗篇《甘棠》中的典故,将堤坝命名为“甘棠堤”,亦名“李公堤”,湖亦命名为“甘棠湖”。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喜爱甘棠湖景色,遂在堤上建“烟水亭”。明...

  •  mefafa 爱莲说 周郭颐

    九江的烟水亭最初是由周敦颐修建的,因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后不断兴废,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境,改名“烟水亭”。清顺治十七年,巡道崔抡奇复修烟水亭建立五贤阁,奉周敦颐为五贤之一。九江市区现在还有濂溪路、濂溪居委会等。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

  •  abc88888abc 对联赏析的要求

    (6)甘棠湖烟水亭:在江西九江市中心,湖面积约270亩,由庐山泉水注入而成。湖中筑有长约50米的长堤,堤上有宋代修建的思贤桥。清风徐来,满湖碧波涟漪,景色优美动人。烟水亭立于甘棠湖中,原名浸月亭,初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年)。相传为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点将台旧址。该亭多次兴废。据传北宋理学家...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