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微笑的典故

拈花微笑的典故是指释迦牟尼在一次讲课时,通过拈花示众,唯有迦叶尊者微笑领悟其意的故事。以下是关于拈花微笑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背景:有一天,释迦牟尼在给众多弟子讲课时,并未言语,而是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似乎在暗示某种深意。弟子反应:面对释迦牟尼的这一举动,众多弟子...
拈花微笑的典故
拈花微笑的典故是指释迦牟尼在一次讲课时,通过拈花示众,唯有迦叶尊者微笑领悟其意的故事。以下是关于拈花微笑典故的详细解释:
典故背景:有一天,释迦牟尼在给众多弟子讲课时,并未言语,而是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似乎在暗示某种深意。
弟子反应:面对释迦牟尼的这一举动,众多弟子都感到困惑不解,不明白老师这个动作的含义。
迦叶微笑:就在这种鸦雀无声的氛围中,迦叶尊者突然“噗嗤”一笑,虽然只是微笑,但在这种严肃的宗教场合下,这一举动显得尤为特别。
典故意义:迦叶尊者的这一微笑,被解读为他领悟了释迦牟尼通过拈花所传达的深意,这也是禅宗“拈花微笑”典故的核心所在。它象征着师徒之间心灵相通、默契无言的领悟与传承。
2025-04-08
球球词典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9-12 03:14: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拈花微笑的典故

    1、拈花微笑的典故:说是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之后其中的一个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

  •  文暄生活科普 佛学十问十答(二)拈花微笑”的禅意

    一、典故由来 “拈花微笑”的故事源自宋代释普济所著的《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书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手持一朵花,向众弟子展示,但并未言语。此时,众弟子皆默然不语,唯有迦叶尊者(大迦叶)破颜微笑。释迦牟尼佛见状,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

  •  校易搜全知道 拈花微笑的典故

    拈花微笑的历史典故 原文: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世尊在灵山会,拈花示众,是时众皆寂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指释迦牟尼,感恩励志 。寂然:无表情,这里指不理解禅意的样子。迦叶:摩诃...

  •  宜美生活妙招 拈花微笑的典故

    拈花微笑的典故是佛教禅宗中的一个重要公案,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它代表了禅宗以心传心的开始。这个典故发生在2500多年前的佛教历史中,佛陀在一次讲法中,手持一朵莲花,面带微笑,默默无语地拈示大众。在场众多的弟子中,只有迦叶尊者领悟了佛陀的深意,报以微笑。这一瞬...

  •  蓝韵生活馆 拈花微笑是什么意思

    “拈花微笑”是佛教禅宗的一个经典典故,源自释迦牟尼佛传法的传说,其核心含义是通过超越语言的直接体验传递真理,强调心领神会、以心传心的境界。这一典故最早记载于《五灯会元》等禅宗典籍中。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手持一朵金色婆罗花示众,在场弟子皆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因此...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