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典故50字

【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解释】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典故50字
歇后语的“空城计”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意思: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2015-05-03
【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解释】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出处】《三国演义》
【示例】这次战争多亏了他的好计策,我军的战斗力才得以保存,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2016-02-19
球球词典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0:18: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歇后语]孔明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解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城里只有2500名士兵。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 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

  •  翡希信息咨询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是:孔明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解释如下:化险为夷:这个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面临司马懿大军的压境。在兵力悬殊、情况危急之下,诸葛亮利用司马懿多疑的性格,摆下空城计,最终使司马懿退兵,从而化解了...

  •  宜美生活妙招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的歇后语是:孔明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解释如下:背景介绍: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即诸葛亮(字孔明)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后,面临魏将司马懿率领的15万大军压境的危急局势。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城中仅有2500名士兵,形势十分危急。空城计的实施:面对强大的敌...

  •  休闲娱乐频道 什么大摆空城计一一化险为夷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1、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2、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3、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4、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5、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7、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8、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9、诸葛亮放盂获...

  •  文暄生活科普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

    即诸葛亮凭借智谋成功化解了敌军压境的危机,使蜀汉得以安然无恙。总结: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不仅富有历史典故,而且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就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这种语言形式既体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又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