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图匕见有怎么样的历史典故?穷图匕见的故事分享

穷图匕见的历史典故源自《战国策·燕策三》中的荆轲刺秦王事件。以下是该典故的详细分享:背景: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228年,秦国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为了解除亡国的威胁,燕国的太子丹决定派荆轲作为刺客,决心杀死秦始皇。准备:荆轲在出发前做了三项周密...
穷图匕见有怎么样的历史典故?穷图匕见的故事分享
穷图匕见的历史典故源自《战国策·燕策三》中的荆轲刺秦王事件。以下是该典故的详细分享:
背景: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228年,秦国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为了解除亡国的威胁,燕国的太子丹决定派荆轲作为刺客,决心杀死秦始皇。
准备:荆轲在出发前做了三项周密准备。首先,由勇士秦舞阳陪同荆轲行刺;其次,带上秦王一直想杀死的樊於期的人头;最后,拿上燕国打算要献给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地督亢地区的地图。这后两项准备是为了取信于秦始皇,特别是那卷地图,里面藏着刺杀秦始皇的锋利匕首,刀锋上还淬过了烈性毒药。
事件经过:秦始皇接见荆轲时,见了仇人樊於期被斩的人头,又听说燕国欲献大片土地,非常兴奋,于是打开了地图。当地图全部展开时,匕首出现了。荆轲一个箭步跑过去,拿起匕首又拉住秦王,但秦始皇推倒挣脱而逃,衣袖都被撕断了。在围绕柱子追逐一番之后,秦王才抽出剑砍伤了荆轲,众大臣侍卫随后用乱刀将荆轲杀死。
成语意义:“穷图匕见”现常用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在这个故事中,就是当地图全部展开时,荆轲刺杀秦王的真相显露了出来。

2025-01-24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8:28: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穷图匕见的历史典故源自《战国策·燕策三》中的荆轲刺秦王事件。以下是该典故的详细分享:背景: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228年,秦国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为了解除亡国的威胁,燕国的太子丹决定派荆轲作为刺客,决心杀死秦始皇。准备:荆轲在出发前做了三项周密...

  •  robiniAd 图穷匕见的历史典故

    图穷匕见的历史典故如下:典故 《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都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精彩故事,生动刺激紧张万分。成语“图穷匕见”就来自这个故事。见,读现,露出的意思。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它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228年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燕国的太子丹派荆...

  •  谷艾文艺苑 成语“图穷匕见”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成语“图穷匕见”背后的历史典故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理解为该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具体典故:- 背景: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接连灭掉了韩国和赵国,随后准备攻打燕国。- 谋划:为挽救国家危亡,燕太子丹策划了刺杀秦王的行动,派出刺客荆轲。荆轲带着叛逃将军樊於期的头颅和一卷...

  •  誉祥祥知识 图穷匕见说的是哪个人物故事

    “图穷匕见”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终于显露出来。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燕策三》中的记载:“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荆轲展示地图时,匕首突然出现的情景。荆轲刺秦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

  •  文暄生活科普 图穷匕见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图穷匕见”流传下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意图暴露无遗。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秦始皇和荆轲是其中的关键人物,而这个历史事件的细节也在视频/wxzy.wwjx.org/snwh/05-06shang/wsdg/cygs/0033/content0005.htm>中有更深入的描述。"图穷匕见"一词在文学作品中也...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