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纪闻一书,为研究明代的政治、经济,尤其是关于典章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有用的史料,有些史料不见于它书的记载,或它书记载不详,就更值得重视了。 本书具体的内容,卷二记载:国初,中书省让役法,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别田足之,民力劳困,岂能独安?自今凡有兴作,不得已者...
研究明代历史,特别是政治、经济和典章制度,典故纪闻这部著作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其中一些鲜见或详细的史料,使其在历史研究中显得尤为珍贵。例如,卷二中提到,明朝初期,中书省实施的役法规定每顷田地需出一名丁夫,不足者需从其他田地补充,这导致了民众的极度疲惫。书中建议,对于必要的工程,可暂...
《典故纪闻:元明史料笔记》是一部详尽记录元明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其中,卷二的章节特别关注了初建国家时期的社会政策。据记载,中书省推行的役法规定,每拥有一个顷的土地就需要提供一名丁夫进行劳役。对于田地不足的家庭,他们需要通过增加其他田地来满足这一要求,这无疑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导致了普遍...
他在官场生涯中以忠诚和坚韧著称,且对朝章典故有深入研究。他的学术成果颇丰,最知名的作品有《典故纪闻》和《淡然轩集》,这两部著作均被《四库总目》收录,流传于后世,成为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资料。尽管他在世时未能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但他的贡献和精神仍为后人所铭记。
刚正不阿的人是包拯,意思是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出自《典故纪闻》,刚正不阿之人:包拯、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矢志报国,屈死风波亭”的岳飞等。宋朝的包拯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赴任扬州天长知县时写诗自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一生敢于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