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从何而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一典故源自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秦王在成功实行连横政策,削弱六国后,开始放松对政事的管理,沉迷享乐。此时,一位年近九十的老者,从百里外赶来求见秦王。秦王接见老者,老者述说赶路之艰辛,前九十里全力以赴,后十里却觉得异常艰难。秦王听后,老者以此比喻,提醒秦王统一...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从何而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一典故源自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秦王在成功实行连横政策,削弱六国后,开始放松对政事的管理,沉迷享乐。此时,一位年近九十的老者,从百里外赶来求见秦王。秦王接见老者,老者述说赶路之艰辛,前九十里全力以赴,后十里却觉得异常艰难。秦王听后,老者以此比喻,提醒秦王统一六国的事业眼看即将完成,但仍需坚持到底,以免功亏一篑。秦王接受忠告,不再懈怠,全身心投入到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这一典故寓意越接近成功,越不能松懈,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2024-09-28
球球词典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7-28 03:29: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从何而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一典故源自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具体由来如下:背景:在《战国策·秦策五》中记载,秦王在成功实行连横政策,大大削弱了其他六国之后,开始变得懈怠,放松了对政事的管理,转而沉迷享乐。事件:此时,一位年近九十岁的老者,不辞辛劳地从百里之外赶来求见秦王。秦王接见了这位...

  •  翡希信息咨询 【国学】“行百里者半九十”是什么典故?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如下:成语含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解释为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

  •  文暄生活科普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从何而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一古语出自刘向所著的《战国策·秦策五》。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来源:该语源于《战国策·秦策五》,是刘向对当时历史事件的一种总结和提炼。历史背景:在秦王实施“远交近攻”策略并取得显著成效,六国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的背景下,秦王在接近成功时开始放松警惕,...

  • “行百里者半九十”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历史的故事,更是一个富有哲理的警示,提醒我们在面对任何挑战或目标时,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直到最后一刻也不放松。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团队的合作,亦或是国家的发展,这个道理都同样适用。

  •  翡希信息咨询 行百里者半九十典故是什么?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出自《战国策?秦策五》。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背景:故事发生在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的时期。赢政在逐渐接近统一目标时,开始变得懈怠,终日寻欢作乐。典故内容:一位老臣从百里之外赶来见秦王,他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老臣在行走百里路的过程中,走到九十里时以为距离...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