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典故是什么?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战国策•秦策五》,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保持警惕与坚持。就像行百里路,走至九十里,其实只完成了一半。这寓意着成功路上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不能因短暂的轻松而放松警惕,必须持续努力,直到终点。故事中,秦王赢政在统一六国...
行百里者半九十典故是什么?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战国策•秦策五》,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保持警惕与坚持。就像行百里路,走至九十里,其实只完成了一半。这寓意着成功路上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不能因短暂的轻松而放松警惕,必须持续努力,直到终点。

故事中,秦王赢政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逐渐懈怠,终日寻欢作乐。这时,一位老臣从百里之外赶来,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走了九十里,以为距离目的地很近,便放松了警惕,结果又花了十天才走完最后十里。老臣以此提醒赢政,统一事业已接近尾声,但成功仍需努力,不可轻敌。

赢政听后深受启发,意识到成功路上的每一步都同等重要,即使看起来接近终点,也需全力以赴。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统一大业中,最终实现了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

这句话“行百里者半九十”,寓意深刻,提醒我们,在追求任何目标时,都不能因接近成功而放松警惕。只有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持续的努力,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2024-10-08
球球词典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7-28 06:38: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国学】“行百里者半九十”是什么典故?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如下:成语含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解释为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

  •  翡希信息咨询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从何而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一典故源自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具体由来如下:背景:在《战国策·秦策五》中记载,秦王在成功实行连横政策,大大削弱了其他六国之后,开始变得懈怠,放松了对政事的管理,转而沉迷享乐。事件:此时,一位年近九十岁的老者,不辞辛劳地从百里之外赶来求见秦王。秦王接见了这位...

  • “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做事接近成功时更需认真对待,不可半途而废,坚持到底,争取最后胜利。

  •  翡希信息咨询 行百里者半九十典故是什么?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典故出自《战国策?秦策五》。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背景:故事发生在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的时期。赢政在逐渐接近统一目标时,开始变得懈怠,终日寻欢作乐。典故内容:一位老臣从百里之外赶来见秦王,他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老臣在行走百里路的过程中,走到九十里时以为距离...

  • 该成语出自西汉时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近九十的老者,从百里之外来到都城见秦王,老者以自己走路的经历为例,告诉秦王即使已经走了九十里,剩下的十里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因此前面的九十里只能算是路程的一半。老者以此来劝诫秦王,在秦国即将统一六国的关键时刻,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