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钉嚼铁历史典故

《咬钉嚼铁》是中国的一则历史典故,出自于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的《七发》,该故事讲述了司马相如在楚国任职期间的一段经历。据故事中描述,司马相如曾被任命为楚国的官员,负责管理盐铁事务。当时楚国对铁产业非常重视,铁钉是重要的工农器具,在质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司马相如面对的是不合格的铁钉...
咬钉嚼铁历史典故
《咬钉嚼铁》是中国的一则历史典故,出自于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的《七发》,该故事讲述了司马相如在楚国任职期间的一段经历。

据故事中描述,司马相如曾被任命为楚国的官员,负责管理盐铁事务。当时楚国对铁产业非常重视,铁钉是重要的工农器具,在质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司马相如面对的是不合格的铁钉问题,他决心要解决这个难题。

司马相如下了一个决心,他决定要亲自了解铁的生产过程,并对所生产出来的铁钉进行测试。他亲自去了车间,学习了铁的生产技术,并亲自参与了铁钉的制作过程。他每天都会将新制作的铁钉拿到口中嚼一嚼,以测试其质量。

司马相如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其他官员的注意和嘲笑,认为他是在浪费时间。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司马相如发现,他嚼过的铁钉确实比其他人制作的铁钉更坚固耐用。由于他的坚持和努力,楚国的铁钉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楚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个典故传承至今,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坚持细致、耐心,并肩负起责任,不断追求卓越。也提醒人们,在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和质量,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取得更好的成果。2024-07-29
球球词典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1:15: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咬钉嚼铁》是中国的一则历史典故,出自于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的《七发》,该故事讲述了司马相如在楚国任职期间的一段经历。据故事中描述,司马相如曾被任命为楚国的官员,负责管理盐铁事务。当时楚国对铁产业非常重视,铁钉是重要的工农器具,在质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司马相如面对的是不合格的铁钉...

  •  陈大六学长 咬钉嚼铁是什么意思

    “咬钉嚼铁”是一个比喻的说法,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顽强、坚强和固执,不容易被打败或屈服。典故出处:明·张岱《陶庵梦忆·四·祁止祥癖》:“止祥精音律,咬钉嚼铁,一字百磨,口口亲授,阿宝辈皆能曲通主意。”这个成语中的“咬钉”和“嚼铁”都是具体的动作,体现了极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

  •  翡希信息咨询 哪些成语与咬字有关,并列举其来源和含义?

    咬钉嚼铁 来源: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九回。含义:形容说话或做事坚定果断,有毅力,象征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咬咬牙 来源:明朝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含义:形容在困难或挑战面前,通过咬紧牙关来表现出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无畏前行的勇气。咬姜呷醋 来源: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  进一的1198 咬钉嚼铁是什么意思

    ” 《西游记》 第五六回:“话说 唐三藏 咬钉嚼铁,以死命留得一个不坏之身;感蒙 行者 等打死蝎子精,救出 琵琶洞 。” (2).谓一口咬定,说话 毫不含糊 。 明 冯梦龙 《山歌·偷》 :“拚得到官双膝 馒头 跪子从实说,咬钉嚼铁我偷郎。” 《再生缘》 第六七回:“咬钉嚼铁言言在,...

  •  宜美生活妙招 以咬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 咬钉嚼铁 解释:牙齿能咬碎铁钉,比喻意志坚强。出处:明朝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描述的是来往的都是意志如铁般坚强的人。2. 咬定牙关 解释: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出处:明朝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描绘的是唐僧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不移的态度。3. 咬文嚼字 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