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解释及出处典故

四字成语解释及出处典故如下:1.人声鼎沸:释义: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2.嘈嘈杂杂:释义:形容说话声音又急又乱屋里面哜哜嘈嘈,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9回:“...
四字成语解释及出处典故
四字成语解释及出处典故如下:

1.人声鼎沸:
释义: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2.嘈嘈杂杂:
释义:形容说话声音又急又乱屋里面哜哜嘈嘈,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9回:“忽听外边嘈嘈杂杂,六七个小校,扛进行李与一坛酒,食盒中放着肴馔。”

3.震耳欲聋:
释义: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4.鼓吹喧阗:
释义: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是后面鼓吹喧阗,回头观看,灯火烛天。”

5.人欢马叫:
释义:人欢笑,马嘶鸣。多用来形容农村中热烈的场面、繁荣兴旺的景象。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6.沸沸扬扬:
释义:像水开后气泡翻滚一样的喧闹。形容议论纷纷。
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明·施耐庵《水浒》:“后来听得沸沸扬扬地说道,黄泥冈上一伙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纲去。”

7.满城风雨:
释义:原形容秋天的景物,后比喻消息一传出来,就引起轰动,议论纷纷。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第四卷:“潘(大临)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敢为俗气所蔽翳。昨日宵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寄举。”
2023-09-19
球球词典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5:55: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头条 四字成语来源及解释

    1. 功成名就 成语释疑: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2. 旗开得胜 成语释疑: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

  • 1.人声鼎沸:释义: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2.嘈嘈杂杂:释义:形容说话声音又急又乱屋里面哜哜嘈嘈,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9回:“忽听外边嘈嘈杂杂,六七个小...

  •  金色盛典历史 四字成语来源及解释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

  • 班衣戏彩 相传老莱子在七十岁时穿上了彩色的衣服,扮作婴儿来逗父母开心,以此表达对父母的孝顺之情。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孝敬父母的行为。月明千里 这个成语源自一个典故,讲的是月光普照大地,后来被用来形容远方的朋友或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信手拈来 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这个成语形容...

  • 八仙过海: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