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熟能生巧的典故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是我国熟能生巧的名人故事中文献记载较早的。故事中说的一个叫丁的厨师,题梁惠王宰牛的故事,因为丁的手所到之处,都会发出皮骨相离声和刀子刺入的声音,竟然与《桑林》、《经手》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引得梁惠王叫好连连。庖丁解牛的小故事,虽然丁只是一个厨子,...
关于熟能生巧的典故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是我国熟能生巧的名人故事中文献记载较早的。故事中说的一个叫丁的厨师,题梁惠王宰牛的故事,因为丁的手所到之处,都会发出皮骨相离声和刀子刺入的声音,竟然与《桑林》、《经手》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引得梁惠王叫好连连。
庖丁解牛的小故事,虽然丁只是一个厨子,不是什么名人,但是他的解牛的手法艺术得以广泛传播,流传至今,我认为,丁就是熟能生巧故事中的名人。
达芬奇画蛋
为了能让达芬奇更好的学习画画技艺,十四岁的时候,有幸拜著名艺术家佛罗基俄为师,他为达芬奇上的第一节课就让其画蛋,然而一天、两天……,一直让他画蛋,然而,这个画蛋达芬奇坚持了很多年,最终他的艺术水平超越了老师,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达芬奇也是熟能生巧故事中的名人。
养由基百步穿杨
养由基,我国古代楚国时期的大将,古代著名射手,曾射杀晋朝名将魏琦和叛将斗月椒,百步穿杨和百发百中的成于故事都和养由基的射术有关,都是说的养由基射术高超,是熟能生巧的体现。所以养由基百步穿杨,也是熟能生巧名人故事中的名人之一。
当然熟能生巧的名人故事,不仅仅这三例小故事,还有很多,譬如:少年包拯学断案、我国卖油翁故事中的卖油翁,北宋射手陈尧咨,铁棒磨成针中的李白等等都是说的熟能生巧的故事。
2023-04-06
球球词典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57: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熟能生巧的出处是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它来自于以下历史典故:- 人物背景:北宋时期,有个人叫陈康肃,号尧咨,他箭术十分精湛,因此非常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 事件经过:有一天,陈尧咨练习射箭,十箭皆中红心,旁观人无不拍手叫好。然而,一个卖油的老头只是略微地点了点头,有些不以为然。

  •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是我国熟能生巧的名人故事中文献记载较早的。故事中说的一个叫丁的厨师,题梁惠王宰牛的故事,因为丁的手所到之处,都会发出皮骨相离声和刀子刺入的声音,竟然与《桑林》、《经手》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引得梁惠王叫好连连。庖丁解牛的小故事,虽然丁只是一个厨子,...

  •  百度网友0d4cba3303 有关中外名人熟能生巧的故事

    《庖丁解牛》原文出自《庄子集解》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梁惠王说:“嘻!好啊!...

  •  上海贡苒网络 熟能生巧下一句是什么

    关于熟能生巧的成语典故,源自《卖油翁》的故事。陈康肃公尧咨擅长射箭,无人能及,他也因此而自负。有一次,他在家中的射箭场地上练习,一位卖油的老翁放下挑子,站在一旁,久久地注视着他。老翁看到陈康肃公的箭十中八九,只是微微点头。陈康肃公好奇地问老翁:“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的射箭技艺...

  • 王羲之惊诧不已,问老人家这么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奶奶说:“熟练五十载,深练需一生。”王羲之又问老人家生意这么好,怎么不请名人写副招牌?老人生气地说:“不好请啊!就说那十龄童王羲之吧,让人捧上了天。其实他写字的功夫,还没我包饺子的功夫深呢!”王羲之羞得无地自容,从此知道...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