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定论的典故出自明代吕坤的《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等到其生命结束后才能做出最终的、确定的评价。吕坤在这篇墓志铭中写道:“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这句话表达了吕坤对于人生评价的深刻见解:一个人的...
书中即提到了“使艾阖棺定谥,死无所恨”,意即“使邓艾能够在盖棺之后确定封谥, 死而无憾”。后来此句演变为“盖棺定论”。【释义】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
【典故出处】:明 吕坤 《 大明 嘉议大夫 刑部 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 成语 意思】: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 死后 才能做出 结论 。同「盖棺论定」。 【成语注音】:ㄍㄞˋ ㄍㄨㄢ ㄉㄧㄥˋ ㄌㄨㄣˋ 【通用拼音】:...
人死后活着的人为离去的逝者给于的最后评价,也是对这个人一生所做事情所给的最后评价就叫——盖棺定论!
阖棺:盖棺。即盖棺定论。《病起书怀》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译文 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干。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