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典故

上下联后句用杜甫《登岳阳楼》诗句,作者借来反其意以讽当年军阀割据,连年兵戈不休,使典故原意另有一番新意。脱化。即把典故不显一点原有痕迹用上,但又不能陷入词晦意涩中。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壁我重来。 湘灵,为舜妃娥皇,吕仙指好酒的吕洞宾。子...
对联中典故
请看下面文章。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对联中的典故

运用典故,本是文章的一种重要手法和技巧。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前,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文字产生前就在民间口头流传了。比如有了丢羊补牢不算晚的生活经历,才会产生文字的“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典故。

  用典故,既然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引成事述故言”的技法,对联是文学中的另一文体艺术形式,自然少不了会大用典故。

  对联运用典故的要义

  国华光夏甸;

  民众乐春台。

  这副五言春联,就用了“国华”、“夏甸”、“春台”三个典故。“国华”表示国家荣耀繁荣,语出《国语·鲁上》“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夏甸”由“信彼南山,惟禹甸之”演化而来,禹建夏朝,故禹甸又称夏甸,用以表示中国。“春台”,指登高游乐的胜处。词见《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再看一副古代倡导廉政的对联:

  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

  同舟须共济,与僚寀政朝驯雉,节励悬鱼。

  联中几乎每个短句用了一两个典故。这里就“饮羊”、“害马”、“驯雉”、“悬鱼”说说。“饮羊”典出《孔子家语·相鲁》:“鲁之贩羊有沈氏者,常饮其羊以诈市人。”这是以水饮羊,增重牟利,如今天的注水肉,古又称“饮诈谋利”。“害马”语出《庄子·徐无鬼》,本指损害马的自然本性,后引申为害群之马。“驯雉”是《后汉书·鲁恭传》中的故事。说他的政绩化及鸟兽,连小孩也不愿捕获来到身边的雉鸟,比喻地方官善施仁政。“悬鱼”是《后汉书·羊续传》中拒下属送鱼不食,悬而以示拒贿的故事。宋诗有句赞道:“清身太守旧悬鱼。”表示羊续为官清廉。

  上述两例用典,既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也难见出因陈相袭的毛病。由于征引恰当,妙合自然,不仅使联语绘声绘色地增强了感染力,也收到了意境超凡、对仗工妙的艺术效果。

  对联所用典故的分类

  对联所用典故的分类,可从两方面说:一是典故本身的分类,一是对联运用典故的分类。

  典故本身的分类,即我们今天说的故事典故和词语典故。

  对联典故的分类,是按对联分类而分的。现代研究对联理论的,各家分法不一,有从应用和思想内容分的,有从内容和写法上分的,如专用联、长联;有分为十大类的,有多至十六类的。但在春联、寿联、挽联、胜迹、格言等类上都是一致的。因而对联典故也可大致按这些类别分。这里就春联、婚联用典举例说明。

  春联常用典故有:三阳、国光、照苏、禹甸、青帝、黄图、平安竹、富贵花、斗转寅杓、春回子夜、鸿钧初转、青鸟氏司启、苍龙帝司晨、一百五日韶光、二十四番花信等等。

  婚联典故有:比翼、于飞、双星、玉台、鸿案、好逑、谐凤卜、连理花、协熊占、宜男草、赤绳系足、红叶题诗、琴瑟赓和、龙凤呈祥、兰桥幸遇、箫引凤飞、玉楼巢翡翠、金屋锁鸳鸯等等。就对联说,下面就春联、婚联各举一例。

  琅玕岁报平安竹;

  锦绣春开富贵花。

  联中“琅玕”语出《尚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郑玄注:“琅玕,珠也。”“平安竹”,见《酉阳杂俎》,言一寺中所栽竹,每日有人报竹平安。以后成为“竹报平安”,表示家庭平安的典故。联句化自郭钰诗“锦绣春明富贵花,琅玕书静竹平安。”联意期与一年幸福平安的生活。

  画眉喜仿张京兆;

  点额欣谐宋寿阳。

  “画眉”,《汉书·张敞传》。宣帝时张敞官京兆,尝为妻画眉,后成夫妻恩爱的典故。“点额”,《岁时记丽》上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檐下,梅花落额,成五出之,后人效之为点额的梅花妆,意在女美郎喜。

  当然,典故的分类,不是绝对划一不二的。它既有积累和选择,又有革故鼎新。用时要灵活掌握,贴切自然。

  对联用典故的要求

  对联用典故,多以典喻今,以典起兴,以典褒贬,以典概括,以典谋篇,以典修辞,以典美文,以典突出主题,以典达到思想、意境艺术完美统一的效果。可见典故于对联的重要性,真是功莫大焉。因此,要求运用典故,做到熟悉典故,积累典故,善于选择,使典故用得妥贴妙切。

  一要了解历史。多读点古书,熟悉典故,掌握典故。我国的典故多来自经史子集,所谓“经史子集,文人之资储也”。此外,笔记小说,稗史逸闻,古体诗词也要多加留意,特别是有关记录我国古代民俗、节令、风土人情的书,如《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等。

  二是注意典故的思想性,重视典故的教育作用。

  三要典故用得新颖,使典故在对联中有新鲜感。

  四要讲究匠心技巧,活用典故。这当然要讲究技巧,运用拈用、掇合、改造、脱化、翻新等异乎寻常的方式。

  拈用。是对典故或诗词略作变动或反其义而用之。如朱自清晚年在贫病交困中写的自勉联: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这是用李商隐《乐游原》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稍加变动,用以表示作者在艰困的境遇中,对反帝斗争的坚定及对新的希望抱着乐观态度。

  翻新。把原有典故翻出新意,或反其意而用之。如近人陈逢元在民国初写的岳阳楼联:

  两岁苦兵戈,一统山河,肯容吴楚东南坼;

  重湖惊梦影,万家劫火,怕说乾坤日夜浮。

  上下联后句用杜甫《登岳阳楼》诗句,作者借来反其意以讽当年军阀割据,连年兵戈不休,使典故原意另有一番新意。

  脱化。即把典故不显一点原有痕迹用上,但又不能陷入词晦意涩中。

  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壁我重来。 湘灵,为舜妃娥皇,吕仙指好酒的吕洞宾。子美诗,是杜甫《登岳阳楼》诗,希文笔,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初读,仿佛联中的琴、杯、诗、笔都在泛指,实是运用典故,只是典故用得巧妙,脱化得了无痕迹罢了。

  五要注意修辞。对联,仅上下两句,字数有限,更要求讲究辞章精美,凝炼准确,生动形象,文约旨丰,使联句更有亮色,增强艺术感染力。这就要靠修辞来实现。2012-01-0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2 03:49: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梦断北堂机玄东壁的典故出自哪里

    “梦断北堂机玄东壁”并非一个完整的典故,而是分别包含了“北堂”和“东壁”两个典故,它们出自一幅佚名的对联。“北堂”:古指居室东房的后部,常为妇女洗涤之所,在此对联中象征着母亲。这一典故用于表达母亲的形象和她在家庭中的地位。“东壁”:指室东侧壁,在此对联中与“北堂”相对,共同营造...

  • 琅玕岁报平安竹,锦绣春开富贵花。琅玕(lánggān)出自《尚书》,平安竹则源自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这副对联脱胎于元代诗人郭钰的诗句“锦绣春明富贵花,琅玕书静竹平安”。画眉喜仿张京兆点额,欣谐宋寿阳画眉。画眉典出《汉书.张敞传》,点额典出《岁时记丽》。该对联寓意夫妻恩爱。但得夕阳...

  •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4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

  •  午马POxq8 求教,请问以下对联中的典故。谢谢

    “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上虎,鸣井底蛙”,岗上龙,即大名鼎鼎的治蜀功臣诸葛亮。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三顾时,诸葛亮隐居在山岗之间。殒坡前凤,三国时的庞统。庞统号凤雏先生,被乱箭射死于落凤坡。关下虎,指北魏朝代时的李崇,虽并列句中,其实无什么名气。井底蛙指公孙述。公孙述...

  •  誉祥祥知识 分金齐鲍叔出自哪

    “分金齐鲍叔”这一典故源自《吕氏春秋》,并在《史记·管晏列传》的《索隐》中有所引用。该典故生动地描绘了鲍叔牙与管仲之间深厚的友情。“分金齐鲍叔”的下联是“奉璧蔺相如”。在这副对联中,上联的“分金”与下联的“奉璧”形成了巧妙的对应,“分金”指的是鲍叔牙在争得钱财后,慷慨地将其...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