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什么

孔子见老子是指历史上春秋末期孔子多次拜访老子的事件,共有四次典故。以下是具体的四次会面情况:第一次会面:时间:鲁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地点:鲁国的巷党。记载:见于《礼记·曾子问》。此时孔子17岁,向老子请教礼仪。第二次会面:时间: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18年。地点:周都洛邑...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什么
孔子见老子是指历史上春秋末期孔子多次拜访老子的事件,共有四次典故。以下是具体的四次会面情况:
第一次会面:
时间:鲁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地点:鲁国的巷党。记载:见于《礼记·曾子问》。此时孔子17岁,向老子请教礼仪。第二次会面:
时间: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18年。地点:周都洛邑。记载: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次会面是孔子在学术和思想上进一步向老子求教。第三次会面:
时间:孔子53岁时,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地点:沛。记载:见于《庄子·天运》。这次会面可能涉及更深入的哲学讨论。第四次会面:
时间:具体时间不详。地点:鹿邑。记载:见于《吕氏春秋·当染》。这次会面的具体内容可能因缺乏详细记载而无法确切了解。这些典故反映了孔子对老子的尊敬和求学精神,也体现了春秋时期学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2025-01-22
球球词典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7-29 01:44: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武汉誉祥科技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什么 孔子和老子人物介绍

    1、典故:老子与孔子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子伫立岸边,不觉感叹人生苦短,尚未建功立业。老子以道法自然来释答。最后,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

  •  宜美生活妙招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什么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主要记载了他与老子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四次会面:第一次会面:时间:鲁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年龄与身份:此时孔子17岁,尚未成名。地点:鲁国的巷党。记载:据《礼记·曾子问》记载,这是孔子早年向老子请教礼制的一次会面。第二次会面:时间: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18年...

  •  宜美生活妙招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什么 孔子和老子人物介绍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老子与孔子行至黄河之滨,孔子感叹人生苦短,老子以道法自然释答,并借水之大德教导孔子上善若水的道理,即与世无争,谦下处之。孔子深受启发,对老子感激不尽,依依不舍地离去。孔子人物介绍: 基本信息: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  宸辰游艺策划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什么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1、《礼记曾子问》:鲁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时问礼于老子,地点在鲁国的巷党;2、《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前518年,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3、《庄子天运》:在孔子53岁时,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地点在沛的;4、《吕氏春秋当...

  •  宜美生活妙招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什么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指历史上春秋末期孔子四次见老子之事。以下是关于这四次会面的具体典故:第一次会面:时间:鲁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地点:鲁国的巷党。记载:据《礼记·曾子问》记载,此时孔子17岁,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第二次会面:时间: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18年。地点:周都...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