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二次的典故

历史上二次的典故:卷土重来 卷土重来成语故事_成语“卷土重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卷土重来”卷土:形容众多人马奔腾的样子。这则成语是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这则成语出自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相...
历史上二次的典故
历史上二次的典故:卷土重来
卷土重来成语故事_成语“卷土重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卷土重来”卷土:形容众多人马奔腾的样子。这则成语是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这则成语出自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相争”。当时,由项羽和其叔叔项梁在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组织的八千子弟兵是最精锐、最值得信赖的部队。这八千精兵勇敢善战,逐渐发展为一支强大的队伍。
  当时的形势本来对项羽有利。然而由于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结果在垓下中了刘邦大将韩信的圈套,吃了败仗,只剩下八千江东子弟兵。项羽带着江东子弟兵突围,逃到了乌江。这时,前有乌江,后有追兵,情况非常危急。乌江亭长对他说:“江东虽小,但仍有千里之地,还可以在那里称王。现在你坐我的船过江,汉军也没有办法。”
  可项羽拒绝了他,说:“这是老天叫我死,我怎能渡江而走?况且我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进,如今一人回去,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说完,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又杀了数十个汉军后,于乌江自刎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后来,唐朝诗人杜牧来到乌江边,很为项羽惋惜,认为他如渡江而去还能卷土重来,便在乌江亭上题诗,有两句为: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2021-08-0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07: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历史上二次的典故:卷土重来 卷土重来成语故事_成语“卷土重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卷土重来”卷土:形容众多人马奔腾的样子。这则成语是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这则成语出自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相...

  •  武汉誉祥科技 二次朝鲁是谁的典故二次朝鲁典故的主人公是谁?

    1、二次朝鲁是郯子的典故。2、典故简介: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第二次朝鲁时,昭公盛宴款待。席间,鲁大夫叔孙昭子问起远古帝王少昊氏以鸟名官之事。郯城数典述祖侃侃而谈。他说:少昊是我的祖先,我当然知道。我的祖先少昊挚初立位时,恰好有凤凰飞来,这被当成吉祥的征兆,因此就拜...

  •  职场小白sir 历史上一共有几次鸿门宴,都在何时发生的?

    第二次鸿门宴是发生在三国时期。因为当时刘备被曹操所拘禁,因为曹操是一个很多疑的人,而刘备为了让曹操不对自己有所怀疑,所以就一直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有一次曹操宴请刘备,在宴会上曹操一直询问刘备一些问题,并且和刘备一起讨论当时天下的局势,而曹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试探刘备。但因为刘备已经猜...

  •  题霸 意思是官员第一次提拔要慬慎第二次要俯首,第三次要靠墙行走的古文是什么?

    三命而俯 “三命而俯”本来的意思是每一次受命都诚惶诚恐,第一次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七年》: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

  •  深空游戏 三顾茅庐历史典故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则典故,源自于东汉末年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主要发生在公元208年的三国时期,地点在荆州。故事讲述了刘备为了招揽在当时荆州牧的诸葛亮,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居住的茅庐。第一次刘备上山拜访,诸葛亮表明自己不愿出山辅助刘备。第二次刘备上山,诸葛亮以看星象不吉利为由拒绝了...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