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卧冰求鲤”讲的是王祥的故事。王祥身份:王祥,字休征,是晋代临川县的一个普通老百姓。他早年丧母,由后娘朱氏抚育成人。故事背景:王祥的后娘朱氏对他十分刻薄,但他依然十分孝顺。后娘染上重病,全身浮肿,卧床不起。为了治病,需要鲜活鲤鱼作为药材。然而数九寒天,河面已结冰,无法捕捉到鲤鱼。
1. 故事背景:成语“卧冰求鲤”源自中国古代,讲述的是一位孝顺的孩子为了满足继母对鱼的喜好,不惜在寒冷的冰面上寻找鲤鱼。2. 孩子的动机:这个孩子在继母表达出对鱼的渴望后,决心要捕到一条鲤鱼来满足她的愿望。3. 困难的挑战:由于是冬季,水面结冰,这给孩子抓鱼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他并没有...
2、成语介绍:卧冰求鲤,成语拼音wò bīng qiú lǐ,源自《搜神记》中王祥的故事,后成为孝道的典范。此成语描述的是王祥冬日为继母捕鱼的孝行,被后世传颂。3、文献记载:成语最早见于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后《晋书》亦记载此事,至元代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
卧冰求鲤的意思是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以下是关于卧冰求鲤的详细解释:成语来源:该成语出自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讲述了晋朝时期琅邪临沂人王祥为了孝敬母亲,在冬天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的故事。成语用法:卧冰求鲤常作谓语、定语使用,用于形容人处事时的孝顺和忍苦精神。近义词:卧冰...
“卧冰求鲤”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典故,用于形容孝顺至极的行为。成语背后有以下典故:故事背景:发生在魏晋时期,讲述了一个名叫王祥的孝顺儿子,为了生病的母亲,在寒冷的冬天里卧在冰面上凿冰捕鱼的故事。孝顺行为:王祥为了满足母亲的需求,冒着生命危险,在严寒的冬天卧在冰面上,用体温融化冰面,以捕鱼...